专家:高度警惕民进党当局密集操弄涉两岸关系“修法”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许雪毅、赵博)针对近期民进党当局主导的一系列涉两岸关系“修法”动作,多位权威专家指出,民进党当局为谋政治私利,违背两岸同胞求和平、要合作、谋发展的共同心愿,变本加厉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和...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许雪毅、赵博)针对近期民进党当局主导的一系列涉两岸关系“修法”动作,多位权威专家指出,民进党当局为谋政治私利,违背两岸同胞求和平、要合作、谋发展的共同心愿,变本加厉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和两岸各界对话沟通,煽动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敌意,“修法”中还暴露出“两国论”的“台独”思维,欺骗性强、危害巨大、影响恶劣,两岸同胞应高度警惕。
近期,在蔡英文当局主导下,民进党凭借在立法机构的多数席次优势,一系列涉及两岸关系的“修法”相继通过,如:将大陆及港澳人士列入所谓“外患罪”适用范围、对退休公职人员赴大陆加强“管制”、对两岸协商签署政治协议设下“双审议”加“公投”的高门槛等。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分析指出,蔡英文当局执政三年多来,一直推行渐进、柔性“台独”路线。眼下出现一种“修法台独”,是要通过修改台湾地区的“法律”来落实“两国论”理念主张。
他举例说,5月7日台立法机构通过所谓“刑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将大陆地区及港澳地区都列入适用所谓“外患罪”范围。很显然,这是“进一步强化两岸并非同一个国家”的“台独”动作,是“刑法”上的“两国论”。这一新动向欺骗性、迷惑性强,危害性不容忽视。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认为,民进党当局这些“修法”动作的大背景是两岸交流正愈加全面、深入,台湾民间社会和大陆往来日益热络,这让民进党当局感到恐慌,妄图通过法律手段阻止、破坏两岸交流,恐吓与大陆进行交流合作的台湾民众和与大陆开展民主协商共同探讨两岸问题的台湾人士。
“民进党的种种作为,就是要打压和限制两岸交流,企图在岛内制造人人自危的寒蝉效应。”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说,就是因为两岸交流热络戳中了民进党的痛处,他们不乐意看到两岸交流大好局面。
他分析说,大陆方面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积极为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创造更好条件,切实造福台湾同胞,在岛内社会中产生积极反响。民进党当局感到了不安,企图通过“修法”拦阻两岸同胞走近走亲、两岸关系走实走好的大势,其目的还是为了一党一己的选举私利。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认为,一系列“修法”动作是民进党“事实台独”主流路线的继承,民进党当局这一系列动作将“台独”逻辑藏在意识形态逻辑里,比较隐蔽,两岸民众尤其台湾同胞必须看清其危害性,必须高度警惕。
他还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两岸交流中,台湾同胞对民进党阻碍两岸往来、升高两岸对立的做法只会愈加不满,蔡英文当局只会更加丧失人心。
“民进党的谋算注定是徒劳的。”刘国深直言,“修法”动作可能影响一小部分人登陆的步伐,但根本阻挡不了广大两岸同胞交流往来的热潮。
据辽宁大连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25日晚上的22点左右,大连警方在大连甘井子区南关岭的一个居民小区,将网传“女子半夜遭殴打”案件犯罪嫌疑人31岁的王某抓获。王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警方正在进一步工作中。被打女子29岁 ...
新华社武汉6月22日电 题:打造高水平开放的“中国样本”——专家学者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新华社记者于佳欣、冯国栋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运行五年多来,硕果累累。当前,面对国外保护主义压力、国内高质量发展需要 ...
新华社郑州6月21日电(记者桂娟、李文哲)郑州青台遗址发掘出的“北斗九星”,20日被专家确认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将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20日,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 ...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专家解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新华社记者胡浩、周畅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 ...
多家美国媒体16日报道,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经解雇3名竞选团队民意调查专家,理由是显示特朗普大幅落后于民主党籍总统竞选人、前副总统乔·拜登的内部民调外泄。多名消息人士16日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披露,2016年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