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肠道细菌会“吃掉”药物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口服的药物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发挥功能前就被肠道里的细菌“吃掉”了。美国研究人员新近报告说,他们首次发现了人体肠道微生物分解药物的证据。美国哈佛大学日前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口服的药物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发挥功能前就被肠道里的细菌“吃掉”了。美国研究人员新近报告说,他们首次发现了人体肠道微生物分解药物的证据。
美国哈佛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粪肠球菌的细菌能高效分解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左旋多巴(L-dopa),使其无法到达脑部发挥作用。
按照设计思路,左旋多巴被服用后应该到达脑部,转化成多巴胺,以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但该药物实际到达脑部的比例很低,且疗效在不同患者身上差异巨大,有时还会产生严重副作用。为了防止药物在到达大脑之前就被代谢掉,现有帕金森疗法又加入了另一种药物卡比多巴(carbidopa)来帮助抑制这种代谢,使到达脑部的左旋多巴比例升高。
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肠道细菌对左旋多巴的代谢,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因素,而他们的新研究锁定了这种肠道细菌的类别。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分析发现,有几种肠道细菌的基因可以编码能与左旋多巴相结合的酶,在该药物到达大脑前就把它转化成多巴胺,但其中只有粪肠球菌每次都能将左旋多巴完全代谢掉。而卡比多巴起作用的机制就是阻止粪肠球菌编码的酶将左旋多巴代谢掉,但并不杀死粪肠球菌本身。
研究还发现,接下来另一种叫作迟缓埃格特菌的细菌会把转化的多巴胺代谢掉,由此产生另一种叫作间酪氨酸(meta-tyramine)的副产品,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化合物可能是导致左旋多巴出现副作用的原因之一。
这一新发现意味着在治疗帕金森病时,不仅要考虑人体自身对药物的代谢,还必须重视肠道细菌的影响。这一研究也解释了为什么相同药物在不同的人身上疗效有较大差异,理解这些机制可能会对改进现有药物提供思路。
时下,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健身运动,由此带来的运动损伤也有所增加,诸如“跑步膝”“网球肘”等。于是有人提出,关节的寿命是有限的,要“省着点用”。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李慧武主任医师认为 ...
新华社“科学”号6月12日电(记者张旭东)蟑螂因生命力顽强而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在茫茫大洋中,同样有一类生物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它们就是肉眼无法看到的海洋细菌。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西太平洋执行海山调查任务, ...
新华社合肥6月11日电(记者徐海涛)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邹多宏教授合作,研制出一种不含化疗药物的新型纳米诊疗剂,既能起到抗癌治疗的作用,还能实现对肿瘤组织的成像诊断。 ...
基因科研、“AI换脸”、人体试验、个人信息,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都作出规范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基因科研、“AI换脸”、人体试验、个人信息,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都作出规范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白阳、罗沙、王子铭、孙少龙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是我国民法典分编草案的一大亮点。20日,民 ...
开展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学研究,可能带来人体生命健康安全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必须有严格的法律规范。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作出规定。草案在第二章“生命权、身体权和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