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海中的“小强”——海洋细菌
新华社“科学”号6月12日电(记者张旭东)蟑螂因生命力顽强而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在茫茫大洋中,同样有一类生物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它们就是肉眼无法看到的海洋细菌。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西太平洋执行海山调查任务,...
新华社“科学”号6月12日电(记者张旭东)蟑螂因生命力顽强而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在茫茫大洋中,同样有一类生物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它们就是肉眼无法看到的海洋细菌。
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西太平洋执行海山调查任务,船上的山东大学博士刘宁华关注的就是海洋细菌。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一边要不停地过滤不同深度海水,获得细菌滤膜,冷冻保存;一边要将海水均匀涂抹在有细菌培养基的塑料平板上,放在室温下培养。
“这些细菌从几千米深海来到船载实验室,环境温度从二三摄氏度到近30摄氏度,压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它们却依然能够存活。”刘宁华说。
记者在“科学”号湿性实验室看到,刘宁华在塑料平板上涂抹海水时,点着一盏酒精灯。他要在酒精灯下风向完成涂抹,以最大限度减少外源污染。在一些已经培养了三四天的塑料平板上,肉眼可看到一个个白色斑点。
“这说明在培养基作用下,一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非常快。就像是把它们放在美食堆里,它们就不停地吃,不停地生长和繁殖。为延缓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速度,不得不在室温下培养几天后就放进冰箱。”刘宁华说,“还有一些细菌刚上来几天可能不适应,不生长。但放在冰箱冷冻,带回陆地实验室后又开始生长繁殖,这也说明海洋细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但记者了解到,并不是海水中所有的细菌都可以被培养出来,能培养出来的细菌不足海洋细菌的10%。这是因为人们对海洋细菌的认识很有限,人为制作的培养基并不适合所有细菌生长需要。
海洋细菌是海洋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一类生物,从表层海水到万米海底深渊都有海洋细菌,它们的数量占到海洋生物总量的90%。海洋细菌的个体通常在1微米以下,别说肉眼,在一般的显微镜下都很难看到。
大多数海洋细菌是海洋中的“分解者”,海洋动物的粪便和尸体都需要靠细菌来分解,实现能量循环使用。如果没有了海洋细菌,就好像城市没有了垃圾处理厂。
刘宁华介绍,目前科研人员对海洋细菌的主要关注点是它们的独特功能。例如,它们如何在几千米深海的极端环境下生存,如何分解蟹壳、虾壳等,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将来是否可以为人类所用。
新华社“科学”号6月6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系列海山进行调查,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6日完成了本航次第10次下潜作业,10次下潜共采集到海洋生物样品200多种。“科学” ...
新华社杭州5月13日电 题:为海洋装备披上“铠甲”的人——记“80后”研究员王立平新华社记者 朱涵获得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青年研究员王立平马不停蹄地赶往各个临海试验基地和重大示范工程所 ...
新华社济南5月10日电 题:山东烟台:念好“海洋经” 阔步向深蓝新华社记者邓卫华、滕军伟在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码头,矗立着“蓝鲸1号”的姊妹船——“蓝鲸2号”。这座“巨无霸”最大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代表了世界 ...
融入国际贸易海洋的“一滴水”——记跨境电商物流“巾帼英雄”徐平
新华社郑州4月15日电题:融入国际贸易海洋的“一滴水”——记跨境电商物流“巾帼英雄”徐平新华社记者 李文哲2008年回国以来,徐平的脚步从未停歇。深耕中外物流商贸数十载,凭借国际化视野和多年积累的独到见解,她首创“网 ...
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 4月11日,《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正式公布。据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3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