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计划生育有没有取消的可能?
2014年,我国全面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之前,专家们就信心十足地表示,2015年,我国人口将增加约100万人,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我国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2万人。对此,有关部门又回应了,说是受生肖影...
所以,健全人口结构、确保人口可持续发展已经步入最后“窗口期”。如果不能在“十三五”期内修复扭曲的人口结构,“十三五”之后由于育龄妇女急剧减少,修复的难度就更大了,即使鼓励生育也将于事无补。
在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关键的历史节点,党中央决定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终结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将深刻改变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当前应该立即启动全面鼓励生育二孩,把倡导二孩落到实处。这件事十分紧急,关系社会发展全局。
家庭养孩与国家养孩相结合
《第一财经日报》:具体来说,您认为应该怎样鼓励生育两孩,抓住健全人口结构这样一个最后窗口期呢?
姚美雄:首先,中央要把全面鼓励生育二孩尽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部署。人口已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短板,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扭转,人口结构将会进一步扭曲,少子化、老龄化更加严重,将导致难以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风险。现在时机紧急,早鼓励二孩,早主动,越迟鼓励,越被动,代价越大。
从调查看,群众生育二孩的意愿并不高,这个可以理解。现在大多是“四二一”家庭结构,赡养老人的担子很重,中青年不堪重负,养一个小孩都力不从心,养两个小孩确实心有余力不足。
所以,我们有必要极借鉴发达国家鼓励生育措施,除了全面放开两孩外,还要全面鼓励生育两孩,构建家庭养孩与国家养孩相结合的新人口再生产机制体制,减轻生育两孩的压力。
养孩国家化是社会发展趋势。当前,要抓住国家财力尚较好,养老负担不重的时机,及时启动家庭养孩与国家养孩相结合的人口再生产机制体制。等到2021年后,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届时国家养老与国家养孩间将难以兼顾。
鼓励生育两孩,在税收、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老百姓愿意生孩子,养得起孩子。
具体说有六个方面,一是在“十三五”规划中,把义务教育扩至幼儿教育,提高对城乡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并逐步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二是对生育二孩家庭由国家发放养育补贴;三是给予孕产妇更长的假期,把产假统一扩至8个月,对于用人企业增加的负担给以相应减税;四是加大对妇幼医疗人员和设备投入,抓好高龄产妇医疗服务水平,对高龄产妇难产及畸形儿家庭,财政给以资助补助;五是降房价,高房价既是经济发展的毒瘤也是提升生育率的拦路虎;六是加大对医疗公共投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除了上述鼓励二孩的政策之外,同时要营造生育二孩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破除“一个孩子好”旧观念,树立“两个孩子好”新理念。
在决策层面,要把划定人口安全红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好。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是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从确保实现中国梦看,我国人口结构优化目标的底限应是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由现在的16.5%调到18%。现在要把0~14岁人口占比18%划为人口安全红线,要把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由现在的16.5%的严重少子化水平提升到18%以上少子化水平纳入“十三五”规划目标,并成为“十三五”规划核心战略目标、硬约束目标。同时,把新生儿*别比向103-107的正常值回归纳入“十三五”规划目标。
现在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如果不推出相应鼓励措施,全面两孩后,经过两三年短暂地释放补偿*生育潜能之后,生育率将复归低迷。
1月22日下午举行的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明确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配套措施。 即日起施行的最新修订条例删除了原来的晚婚晚育奖励 ...
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在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新《条例》规定山东提倡“一对夫妇生 ...
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对全面两孩实施后可能遇到的疑问予以进一步明确。根据决定,我国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 ...
记者从26日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九次委员长会议上获悉,全国人*律委员会建议删除正在审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第五条中“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dy”等规定。 21日提交全国人大 ...
昨天,中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19次会议,会议由习近平同志主持,审议通过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等10项议案。***强调,明年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