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出售用户隐私 热点
2018-05-18 09:51:13
在月初开始施行的首部快递业法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最高可被罚10万元。此前,已有多个快递公司推出了“隐私面单”,用户姓名、电话等信息不可见。不过,如果是快递员内部盗取,则“家贼难防”。
业内人士介绍说,每个快递包裹有唯一的编号,快递员投递的过程中会根据投递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在办案过程中,民警发现,用于交易的快递信息中,“保健品”和“收藏”是最大的两类,因此这两类客户最容易被“诈骗变现”。
日前,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多人出售客户快递隐私信息一案做出终审裁定,11名顺丰员工及8名相关人员被判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处以有期徒刑10个月到3年不等。在该案中,顺丰员工将精准的客户名单出售给一些三无推销公司,有人表示,保健品、收藏品、药品的大客户资源最吃香。
在月初开始施行的首部快递业法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最高可被罚10万元。此前,已有多个快递公司推出了“隐私面单”,用户姓名、电话等信息不可见。不过,如果是快递员内部盗取,则“家贼难防”。
每条2元顺丰仓管出售大量信息
荆州市顺丰快递员杜某表示,自己作为资深快递员,了解到有销售保健品、收藏品、药品等大客户资源的快递员很吃香,经常会有人找上门来,希望购买到这类商品的购买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