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社10名干部下沉丰台两社区 我们协调物业处理
2020-06-29 14:24:44

下午5点半,天气闷热,防护服穿了不到一小时,站在郭焱身边就能听见他的喘息声。防护服内早已被汗水浸湿,他无数次想解开拉链整理一下衣服,但还是忍住了。“这衣服穿上就不能脱,里面实在痒得不行了,就隔着防护服挠挠吧。”站在场外的刘悦也不轻松,为了让检测离场的居民尽快找到他,刘悦选择站在阳光下的显眼处。“我能感觉到全身都在流汗,但是不能离开这里。”

检测前一个小时,北京日报社下沉干部、北京商报活动部李想将自己负责的居民信息全部核实完毕。20张表上,他给去过新发地的居民做了详细标注。去市场的时间、进了哪个批发大厅、有没有买东西,原本洁白的表格被他写得密密麻麻。

穿防护服简单,脱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3个小时,防护服已经紧紧贴在皮肤上,脱下的瞬间就像给大葱去皮。郭焱的黑色短袖上满是汗碱,刘悦的浅色衬衫已经将他包裹,何丽的头发也贴在了脸上。社区工作人员递来的矿泉水,他们一口就灌下了。

“下午5点在街道办事处门口集合,带领居民分批次进行核酸检测。”接到通知后,下沉干部3分钟穿戴上防护设备。“下午有一千多居民要进行核酸检测,分五批,估计要忙到晚上了。”郭焱说。

除了核查信息,李想还要应对居民的“抱怨”。“都是正在居家隔离的,有的想上班,有的不理解。我只能给他们解释现在的情况,更多的是去倾听。”接了多少倾诉电话李想也数不清了,但是他对居民的想法感同身受,“我撑得住,愿意为他们做点事儿。”

“我们社区地方大,但是社区工作者少,日报社下沉干部的到来给我们分担了不少压力。”桥梁厂二社区工作人员特别敬佩他们的严谨。“好多我们没想到的细节,他们都能照顾到。细致到菜站为隔离居民送菜的时间他们也会询问,有他们在,不管是防疫水平还是居民保障都提升了。”

检测点在2公里外,郭焱和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居民进场检测,而刘悦则站在场外等候。临时核酸检测点设立在断头路上,5位医护人员正在为上百名附近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大家进场后就排好队,不要聚在一起,与前面的人间隔一米。”郭焱在现场指导着居民。

“您好,我是社区的下沉干部,之前您去过新发地,想再问一下您去的哪个交易大厅?什么时间去的?”李想再一次拿起了电话。

社区办公室的地上摆放着方便面、自热米饭、矿泉水……旁边的活动室内五张简易床是他们临时休息的地方。“一天至少要快节奏忙碌十个小时,中午就在简易床上稍微歇会儿,一日三餐也都在社区。我们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了。”北京日报社下沉干部刘悦说。

从社区走到街道办事处门口不到15分钟的距离,他们身上的防护服已经潮湿,透过护目镜也能看到脸上的汗珠。两辆大巴车停在办事处门口的道路上,社区工作人员站在车门外核对上车人员信息。虽然防护服把大家裹得很严实,彼此之间经常靠手势来交流,但大家工作起来非常默契。

半个小时后,郭焱、刘悦带着第一批检测的居民离场,而何丽和李想带领的第二批居民进入检测现场……直到五批居民全检测完毕,回到社区时已是晚上8点。

“从最开始只问是否到过新发地,到现在要掌握具体行程,这是社区对我们的要求。虽然一位居民的电话反复打了好几次,但这是基层防疫所必要的。”李想说。

“社区防疫工作的节奏太快了,时间紧任务重,经常要应对临时加派的任务。社区防疫一线的辛苦,这回算是真切体会到了。”何丽第一次看到要核查的居民信息一下愣住了。“没想到一个人要面对这么多居民,而且还要一个不落,一定要认真干,我们过来增援,不就是要让社区干部轻松一些的吗?”

“这些都是桥梁厂二社区下午要做核酸检测居民的资料。马上就要组织居民再次核酸检测了,要保证居民一个不落全部检测。”北京日报社物资处干部何丽说。

人员核查工作正在进行,郭焱拿着登记表走出了社区。“刚刚下发的通知,社区内的居民凡是去过或是途经新发地的都要上交出入证。我的任务是66户,要收近200张出入证。”

“您好,接到通知,您的出入证需要上交,暂时还不能出社区。”对于这一变化大部分居民表示理解,但也有部分居民心存担忧。“那是不是不能出门买菜了?我家每天的垃圾怎么办?”“您放心,我们会协调社区菜站为您送上门,垃圾问题,我们协调物业处理。”下沉干部的回复让大家放了心。

从下午1点半到5点半,郭焱敲开了40余户居民的家门,回收出入证上百张。因为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这几百层楼梯爬上爬下,体力上真是有点吃不消。站在楼下,他把两层口罩拉开一个缝,喘着粗气,而衣服早已湿得贴在了身上。“今天先到这儿了,马上要带领居民再做核酸检测。”

除了桥梁厂二社区,北京日报社机关工会干部于忠民、京报物业全晓峰和姜志立、日报印务公司翟金剑、日报发行公司尹双林五人下沉至优筑社区。测量体温、查验出入证,为小区内居家观察人员送快递、扔垃圾等就是于忠民他们每天的工作。于忠民说:“目前社区已经为5000余名居民进行了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总体来说,卡口防控和人员摸排是我们的重点工作。”

入户张贴居家隔离告知书、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核查居民行程、最新政策宣讲解读……郭焱、于忠民、全晓峰等10位北京日报社干部已经变身社区工作者一周了。他们分别下沉到北京五个高风险地区之一的丰台区新村街道桥梁厂二社区及优筑社区,参与了基层防疫工作,更真切地体会到防疫任务的艰巨和社区工作者的不易。“社区防疫工作十分繁杂,在有确诊病例的社区困难更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但我们是党报工作者,一定会把严谨、不怕吃苦的作风带到这里,一定会坚持到低风险的那一天。”

端午假期最后一天,桥梁厂二社区办公室内一片忙碌,大家正在对下午做核酸检测的居民进行最后核对。“下午5点集合做核酸检测,您在家等待别着急,等我们通知。”北京日报社机关党委干部郭焱撂下电话,又开始核对起手中的十几张表格,表格上详细标明了姓名、住址、电话,是否去过新发地、什么时间去的、进入哪个交易大厅、哪天做的核酸检测等信息也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