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看不见的医生:核酸检测医生双手被捂出红斑 少则100多例
2020-02-06 01:40:59

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普通人

重返“战场”

每一次都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和感染的风险

49岁的陈军是武汉市肺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负责患者核酸检测工作。疫情发生以来,这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持续奋战在一线,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双手因为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红肿严重,皮肤上长着一块块红斑。

陈军患有小儿麻痹症,虽然不影响行走站立,但与普通人相比,他的体力和精力都要差一些。每批次的提取检测有10余个步骤,全程要高度集中精神进行操作,尤其是最容易感染的标本处理及核酸提取阶段,丝毫不能分神。“很累,但我不能退缩,外面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这个结果,咬牙也要坚持。”陈军说。

与战斗在病房里的医生不同,检验科医生藏身实验室内,每天与病毒打交道,是外人看不见的医生。与病房里的医生相同的是,他们也要穿戴护目镜、防护服、橡胶手套……只有全副武装,才能与病毒“面对面”。

实验室是密闭空间,再穿上防护服,闷热难耐。橡胶手套里,汗水无法排除,手部十多个小时处在湿润环境中,导致皮肤发炎红肿,长满红斑。

“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我可能因为体质的原因严重些,但不影响工作。”陈军小心地在红肿处涂上艾洛松软膏,缠上纱布,一跛一跛却坚定地向实验室走去。

工作近10个小时

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从武汉席卷至全国

又会再次穿戴上口罩、面罩和防护服

会出现不同程度勒痕

为自己、为同事、为病患加油打气

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

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

对于很多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

时间长了

就已经超过了17万

仅湖北投入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有了试剂后只用做一项,但检测数量大,并不轻松。”陈军告诉记者,病毒核酸检测只有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能做,每天需要检测的数量,少则100多例,多则300余例。一次核酸检测,从标本处理到核酸提取扩增,再到检测结果,要用约6个小时。实验室一天进行两批次检测,这意味着他和同事需要不间断地工作12个小时以上。

陈军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毕业,已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工作了19年。从1月初开始,医院检验科27人全员上阵,血常规、生化、免疫、微生物、病毒检测……马不停蹄。起初,没有核酸检测试剂,每一例疑似病患,都要进行排除性诊断,对已知的流感、肺炎等病毒进行检测。

而他们的面部

这些“天使的印记”

在经历数小时防护设备的挤压后

这些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褪去的印记

 

让我们记住这些有着特殊印记的美丽脸庞!

这些医护工作者们也是一个普通人

被他们笑称是“天使印记”

会让他们皮肤破皮、起水疱、化脓……

他们每天穿着层层叠叠的防护设备

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

他们无法等到这些“天使印记”自然消退

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