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落户”温州市区的人注意了!温州出台户口新规 [快讯]
2018-09-06 11:18:02

想“落户”温州市区的人注意了,《温州市区户口迁入暂行规定》于近日出炉,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资料图 户口簿 新华社发(张建成 摄)

据悉,《规定》明确户口迁入市区分为人才引进落户、亲属投靠落户、居住社保落户、政策性落户四种类别。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规定》迁入户口的人员,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可随迁落户。

人才引进落户

各类人才几乎可以“零门槛”落户市区,这是《规定》的最大亮点。

《规定》指出,《温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中ABCDE类人才、本科(含技工院校技师班)以上学历和应届大专(含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生可先落户后择业。

除此之外,下列人员可以在就业地落户:

1.经市委人才办认定的创新团队和创业项目成员。

2.经市级科技部门认定的地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完成人。

3.经市级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急需紧缺人才、紧缺工种技能人才。

4.其他大专学历人员,初级以上职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

5.其他由市级职能部门或者区委(区政府)核准并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引进的人才类人员。

亲属投靠落户

《规定》对亲属投靠落户条件作了明确,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一)父母一方为市区家庭户口的,其未成年子女可申请投靠落户。

(二)夫妻一方为市区家庭户口的,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可申请投靠落户。

(三)成年子女为市区家庭户口的,其共同生活的父母可申请投靠落户。

(四)老年父母为市区家庭户口的,如在市区无成年子女照顾,可允许1名成年子女投靠(照顾)迁入户口。

居住社保落户

对于来温务工或经商的外地人员来说,通过居住社保就可办理落户:

(一)在市区具有合法所有权房屋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老年父母可在市区落户。

(二)在市区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满5年且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满5年并按照规定参加市区城镇社会保险满5年的,可在市区落户。

(三)在市区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满4年且具有本省其他市户籍满4年的,可在市区落户。

(四)在市区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满3年且具有本市其他县(市)户籍满3年的,可在市区落户。

政策性落户

大中专院校学生、先进个人等人员可办理政策性落户,这是《规定》释放的另一利好消息。

《规定》中明确以下七类人员可享受这一政策红利:

(一)经批准调入市区工作的,或被正式录用的在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

(二)经部队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同意的驻市区部队现役军人的随军家属。

(三)经市级体育部门审核同意后引进的运动员。

(四)考取市区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的新生,入学时可以申请将户口迁至学校的学生集体户;毕业时户口在学校学生集体户的,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至就(创)业地、居住地或原籍地。

(五)市区生源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可以申请户口从省内学校学生集体户迁回位于市区的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或现家庭所在地的。

(六)经区级以上政府或市级以上部门评定获得荣誉称号未超过2年的下列人员,可在当地落户:

1.获得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

2.获得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的。

3.获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

4.获得“最美温州人”系列荣誉称号的。

(七)经市红十字会认定的,对促进温州市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延伸阅读二线城市瞄准八百万应届生出大招:送钱送房送户口

《经济参考报》10月19日报道,记者获悉,随着2018年秋招拉开序幕,近期包括武汉、南京、成都、长沙、西安等十多个城市相继出台应届生就业优惠政策,“抢人大战”提前开启。二线城市有望成为应届大学生就业创业首选。

记者梳理相关政策发现,今年更多二线城市的留人政策不再仅仅局限于高端技术人才,而是把目光瞄准近800万大学毕业生。政策着力点也放在了毕业生最为关心的户口、住房、创业扶持等多种实际需求上,“零门槛”落户、购房租房优惠、现金补助等措施基本成为“标配”。

户口方面,相比户口指标收紧的京沪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纷纷敞开大门。例如长沙市未来五年计划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成都市发布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鼓励青年人才落户,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如果说户口带来的是一些隐性福利,那么,不少城市为招揽人才开出的各种优惠可以说是“真金白银”。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的背景下,二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纷纷推出以房留人政策。今年初,武汉宣布“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计划五年内留住100万名大学生,在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将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0余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五年内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同时,意见还提出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

长沙则推出了毕业生购房补贴政策,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生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六万元、三万元购房补贴。

除购房优惠外,多地还出台多项补贴项目,在当地就业并缴纳社保即可获得见习补贴、技能等级补贴、培训补贴等。

以杭州为例,今年出台的《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中规定,毕业后一年内在该市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硕士研究生每人补贴两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补贴三万元,申请时限为自毕业之日起一年内,一次性发放。

官方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上升。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到2017年的16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81万。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18届毕业生人数可能超过810万。

值得一提的是,二线城市对于应届生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智联猎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应届毕业生签约二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二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二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其中,杭州人才流入率高达11.78%成为“领跑者”。

对于今年提前上演的“抢人大战”,专家指出,人才从特大城市流向二线城市,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中、小城市更好地发展。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表示,二线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与国家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和创新创业有关,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所以成为城市“必争之地”。

不过,刘彦平也指出,二线城市如果希望长期持续吸引人才,除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经济体量;二是排除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瑞庭也认为,当前城市间的竞争力表面上来看是源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但源头上却体现的是制度的优劣、市场竞争环境的好坏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的大小。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浙江在线

编辑: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