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国际列车将迎60岁!“中华第一车”有四最 由于轨道制式不同
2020-05-19 13:56:27
她是“最牛”的小号车。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编制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时,列车编号没有字母开头,而是直接采用数字编号。当时1/2次最小号的车次是北京开往长沙的列车。3/4次就是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列车。
![]()
她是停站等候最久的列车。由于轨道制式不同,使得列车每次到达二连站出入境时,都需要轮库更换转向,停靠长达3个小时左右。这时候,乘客可以选择留在列车上观看换轮过程,也可以下车在站房休息,这也成为此趟列车最为奇特标配且独一无二的景观。
60年来,K3/4次共计行程达5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1200多圈,安全运送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旅客200多万名,记录了中、蒙、俄三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与友谊,进入新时代又成为展现“一带一路”新变化、新气象的重要窗口。
![]()
已经退休的原列车长张福新和现职列车员回顾过去
她是“最长”行程的车。连接中、蒙、俄,横跨亚欧两大洲,单程运行7818公里,历时13天,是中国铁路开行里程最长的旅客列车。今天,这辆车整修后以崭新的面貌停靠在北京车辆段内,车厢外悬挂的国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记者走进高级软卧车厢,看到一间软卧车厢有上下两张宽敞的卧铺,还有一间洗漱间,供相邻两个包间的旅客共用,包间内有一个电扇,这也是这趟车与普通列车相比最特殊之处。
![]()
她是“中华第一车”,也是联结中蒙俄友谊的“网红列车”。今年5月24日,她即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北京至莫斯科K3/4次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已经在时间的长廊里奔跑了六十个年头。
![]()
老中青三代列车长难得相聚
K3/4次,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列车,1959年6月4日开行,初期由苏联铁路提供车辆并担任客运乘务。从1960年5月24日开始,由中国铁路提供车辆、北京客运段担当列车乘务任务,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铁路人穿越欧亚两大洲、风雨60载的铿锵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