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说起吃,之前学术圈有个轰动的消息:医学界学术扛把子《柳叶刀》期刊刊登了一篇科研文章,文章指出,爱吃脂肪类食物的人比爱吃主食的活得更久!
Excuse me?吓得泌泌赶紧吃了块蛋糕压压惊。
如果真要是吃肥肉的比咱吃米饭的活得久,那多少人有了无肉不欢、放纵自我、日日沉迷不可自拔的理由(我都能感觉到,身上每一个脂肪细胞胜利的呐喊。这么多年被嫌弃,终于要咸鱼翻身、当家作主了)。而且那些靠不吃主食减肥的朋友们似乎有了更充分的理由。
▲图片来源:网络
这……真要逼着咱们把每天的米饭、馒头换成烤五花、烤腰子、烤板筋的节奏?
这……真要逼着咱们好吃好喝供着身上的脂肪细胞,指望着它给咱们多续几天命?
这……真要逼着咱们梦回大唐、以胖为美,让胖美人们可以恶狠狠地鄙视那些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小瘦妞?
且慢,且让泌泌先来研究一下。
1、《柳叶刀》打了营养师的脸?
首先,泌泌把《柳叶刀》那篇文章的关键点给大家用大白话表述一下:
(1)平日里碳水化合物摄入多的人群,总体的死亡率相对更高一些。他们的死亡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并不是很大;
(2)多吃脂肪类食品能降低死亡率,而且脂肪类食物与心血管疾病没有相关性;
(3)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与中风呈现负相关。
让泌泌来带你正确解锁《柳叶刀》的这篇文章,正确对待「脂肪」与「主食」。
脂肪本身对人体是有益处的,但是死命吃你就会胖。肥胖会让你与众多慢性疾病相关,如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很密切。死命吃脂肪你能长寿?别开玩笑了,脂肪肝就是因为你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储存太多了。文章只是想告诉你脂肪无罪,可以享用,可没让你拼命地吃。
▲图片来源:电影《千与千寻》
- 首先,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碳水化合物占每日饮食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我们推荐的脂肪比例与《柳叶刀》这篇文章推荐的脂肪比例不矛盾。高比例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可不能只吃脂肪不吃其他。吃的种类要丰富,搭配要多样,而总量要适量。
- 其次,文章说的高碳水化合物与高死亡率相关,这里的「高」也是碳水化合物要到60%以上,甚至要达到77%,比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比例要高很多。谁会一天三顿光吃饭不吃菜,米饭论斤吃?所以大家并不用过分担心,均衡饮食才是王道!
- 最后,这篇文章并不能支持「生酮减肥」这样一类减肥方法。所谓「生酮减肥」是用脂肪代替葡萄糖,典型的高脂肪、低碳水和适当的蛋白质的摄入。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作为另一个能量源来给人体供能,现在很多人用这样的方法减肥。这种减肥方法效果如何尚存争议,但是恶心呕吐、头晕心慌、低血糖、酸中毒等一系列副作用是会伴随发生的。
2、要不要把主食打入冷宫?
还是回到吃这个问题上来:碳水化合物还吃不吃,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主食呢?
▲图片来源:网络
碳水化合物有三种类型:糖类、淀粉和纤维。吃淀粉能产生饱腹感(怎么形容饱腹感?泌泌觉得就是一种吃舒服的满足感),吃土豆能获取维生素和纤维素,而吃糖和一些加工食品我们就是吃到了所谓的——甜(糖)。
确实目前一些研究呼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其实建议的是减少精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泌泌觉得大家不能抛弃主食。我们可以减少吃白米饭、面条、面包等一系列精细食物。
白米白面类精细碳水化合物去掉了外层谷皮部分,所以它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均低于粗杂粮。从口感上说更加细腻易于消化,但是相比来说更容易发胖且营养价值大大减少。
少吃精细主食,那该吃怎样的主食呢?
在此泌泌要建议大家多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GI)和低血糖负荷(GL)类的食物,GI和GL是反映食物餐后血糖应答的生理学特征性指标。低GI和低GL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长,饱腹感强、消化得也慢一些。低GI食物有哪些呢?比如燕麦,含有β-葡聚糖、生物碱、燕麦多肽等,有降低血脂、血糖和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比如荞麦,含有黄酮、有机酚酸等物质,不仅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根据泌泌的观察,不少女性吃饭还是很讲究的。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女性主食的都不多,还会紫薯、红薯、玉米、小米等五谷丰登换着花样来。
相反,大多数男性追求的是吃饱就好,身边不少男同胞一个菜能配两大碗白米饭。这样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非常高,很多男性还不爱吃水果、蔬菜等食物,饮食结构大不健康。这种单一的、只吃精细主食的饮食习惯才是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要戒掉主食,而是要合理改善饮食结构,选择优质主食。
划重点:少吃精细碳水化合物,减少糖分的摄入,比如奶茶、蜜饯,还有我爱的蛋糕。
3、可以无所畏惧地吃脂肪吗?
适当地食用脂肪对于身体是真的有好处的。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YY五花肉的香味了。脂肪绝对不是一个坏东西。
▲图片来源: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但是,任何抛开剂量谈效果都是耍流氓(已经是泌泌第N回提到这句万能金句了)。
很多医生会建议大家少吃点脂肪,但是并不是让大家完全拒绝脂肪的摄入,摄入过多或者过少对人体的健康都是不利的。我们会建议大家将脂肪摄入控制在占每日饮食30%左右,像动物肉类和奶制品的饱和脂肪控制在10%左右。
泌泌看到有些营销号写着多吃脂肪可以逆转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这些观点都过于偏激的,脂肪虽然并不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但是储存过多,BMI超标,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完-
关于减肥和饮食方面,已经有太多版本的解读和指导。泌泌觉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作息是保持健康关键的一点。
减肥不吃主食不可取,不吃脂肪类食物也不可取,所谓什么都吃,什么都不贪多,才是可取的。更何况作为吃货的你们,难道不愿意尝试大千世界的各种美食嘛?
最后,新年快乐!
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Dehghan M, Mente A, Zhang X, Swaminathan S, et al. Associations of fats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18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2017 Aug 29.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第十一诊室」(ID:ConsultingRoom_11)
「第十一诊室x微博交流群」现已开通,快用vx添加小助手:zhenshigly2 加入吧!进了群就是姐妹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