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捐赠物上的诗 在2月7日下午,钟南...
2020-02-12 00:29:59

本文的标题为: 日本捐赠物上的诗 在2月7日下午,钟南... ,关键词为: 日本捐赠物上的诗 ,由用户 黄懒懒 收藏至本站,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共有字符2187个,其中包含1512个中文字符、115个英文字符、1个空白字符、71个数字和488个标点符号

日本捐赠物上的诗

截至2月7日24时,最新疫情地图情况如下:

全国共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4546例

死亡722例,治愈2050例,新增确诊病例

3399例,

共有疑似病例27657例。

前一阵日本很多药妆店主动将口罩的价格进行下调,甚至用中文写着

“中国加油”

等字样为中国祈福。

1月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将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定为日本《感染症法》中的“指定感染症”,

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将纳入公费医疗。

日本民间捐100万只防疫口罩驰援武汉

日本的伊藤洋华堂向成都捐80万口罩,

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日本东京都知事在接受凤凰卫视驻东京记者李淼采访时说道:“

从东京防灾储备中拿出了2万套医疗用的防护服,

通过政府包机已经将物资送至湖北省,希望医护人员安心工作。”

对于为什么东京会支援中国一问题,小池百合子回复:“在有需要的时候,大家要互相帮助,我知道有一个词是

,这次我们决定再

给中国提供10万套防护服。

以上3张视频截图及信息来源@凤凰卫视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支援湖北高校物资上面写着: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 收录于《全唐诗》中。

在1300多年前,日本的长屋亲王命人制作千件袈裟,并将这四句偈语绣在上面,送给了大唐的高僧们,当时鉴真和尚看完后特别感动,他便穿上了这件袈裟历经劫难、决心六渡扶桑,去到日本传法。

这句偈语跨越1300年,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邻国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和感动。

在日本四家医药机构联合捐赠的物资上写着: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直译为:“谁说没有战衣,我与你同穿一件。”而物资中正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现在最需要的防护服。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先秦诗歌,出自《诗经·秦风·无衣》。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在日本有一个石川县羽咋市,当地有个“中日友好协会”,协会共有50名会员,是一名老爷爷在运营,羽咋市和南通市是友好城市,听说缺口罩便用协会会员交的会费购买了4千个口罩并发出,

得知还差4千个后,又特地跑去了其他城市购买。

这一举动感动了中国一众网友,大家纷纷留言表达谢意:

“感谢您为中国提供帮助,祝愿您身体健康。”

日本各地的友好城市纷纷伸出援手,

友好城市日本静冈县沼津市为湖南省岳阳市,捐赠了

1万个口罩和100套防护服。

日本宫崎市的友好城市是葫芦岛市,听说口罩紧缺,从自己的防灾储备中取出并捐赠了

1万个口罩和100套防护服。

以上6张截图及信息来源:

还有很多日本友好城市为中国其他城市在这次疫情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小七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除了这些友好城市,日本明星矢野浩二还

亲自打包了13万个口罩送给中国武汉,

他曾经和汪涵、钱枫等主持人组成天天兄弟主持团,一同主持综艺节目《天天向上》。

日本这次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别忘了这众多的物资中也有在日华人的一份力量,他们也在时刻牵挂着祖国,也希望他们在异国他乡能够保护好自己。

在2月7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回应“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连续两天明显下降”时表示:

这并不能证明拐点到来,他个人估计这个拐点到来还得有几天。现在看起来早发现、早隔离的工作开始起效了。

大家最近一定要更加“闷”得住啊,没准闷过此阶段,我们就有提前打赢这场战役的可能,现在不出门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的贡献了,一定要再坚持一下呀!

你有多少天没出门了?

这些日子你在家怎么消遣时间的?

坚持就是胜利!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