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守望百姓供暖甘苦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题:记者手记:守望百姓供暖甘苦新华社记者林红梅对一般人来说,冬天到了,家里的暖气,打开阀门就热起来。你只要交供暖费就行了,似乎很简单。但当我们深入到小区里、居民家、热力公司、燃气公司采访,我们才...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题:记者手记:守望百姓供暖甘苦
新华社记者林红梅
对一般人来说,冬天到了,家里的暖气,打开阀门就热起来。你只要交供暖费就行了,似乎很简单。
但当我们深入到小区里、居民家、热力公司、燃气公司采访,我们才真切感受到,貌似简单的供暖背后,是超出想象的复杂:
供暖的能源供应源头复杂。能源供应来自煤和天然气。先不说两者本身由于价格、缺口等问题有时候会导致供应波动,一系列环保措施和技术的应用更是考验供暖的火能否烧旺。
供暖的设备和技术更是复杂。在管道方面,仅北京市地下的供暖主干线管道就总长2000多公里,比北京地铁多近三倍,至于通到居民家的分支管道多得无法统计。全国供暖管网有多长?没有部门能提供出数据。
居民供暖方式上也是五花八门地复杂。有市热力集团集中供暖的,有小区自己单独烧锅炉供暖的,有百姓自家安装天然气壁挂炉的,有安装电暖气的,农村则被政府要求使用清洁煤炭。不同的供暖方式,有不同的收费渠道,有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的享受补贴,有的没有。
在复杂的“暖气阀”面前,问题也就出来了。
百姓对供暖每年都有不少投诉,多集中在暖气不热上。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居民和供暖公司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的,一般都是小区供暖公司自己烧锅炉,为每家每户居民供暖并向居民收取供暖费。
在计划经济时代,供暖属于政府为百姓提供的福利,由市政集体提供。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供暖有众多利益主体:在能源供应源头端,是数千家煤炭企业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在直接面对百姓的供暖“最后一公里”上,是高度市场化的众多各种类型的企业。仅北京市就有1200多家供暖企业,其中只有30%是国企。国企北京热力集团在北京供暖市场上,只占30%比例。全国为百姓供暖直接服务的企业有多少家?估计有数千家。
专家提出,不管是什么企业性质,政府都要约束企业行为,让企业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需要在供暖等民生领域加大立法,维护民生权益。
蓝天和百姓暖和过冬能兼顾么?采访中,我们看到,用天然气取暖的百姓,享受着政府发放的补贴,取暖费用和以往变化不大,百姓尚承受得起。在甘肃农村,我们看到,当地百姓使用的是政府要求的无烟煤;在北京通州耿楼村,原来烧煤取暖,家家烟囱冒黑烟,政府前年给农民免费安装天然气管道通到家。农民高兴地说:“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做饭、洗澡,又干净又方便,就是好。”
看到百姓家里窗明几净,目睹百姓脸上的笑容,我们心里感到很欣慰。不过,百姓温暖过冬上仍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记者手记:“问暖”
记者手记:一个“暖”字里到底流淌了什么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题:记者手记:一个“暖”字里到底流淌了什么新华社记者安蓓随着北方冬季的来临,这一次,我们报道的视角转向供暖。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展开了系列调研。从国家部委到一家一户,从地方政府到各个企业,我们发现 ...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题:记者手记:“问暖”新华社记者董博婷唯有温度,方是凛冬的薪火。所以我们的采访报道决定聚焦供暖。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话题虽势在必行,但也是老生常谈。然而现实就像漫天雪雾遮盖之下的蜀道,供暖一题不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7月3日至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刘贵祥专委作了工作报告。会上讨论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稿)》。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答记者问
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意见》制定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放在“五位一体” ...
网友热议;
葬门狗:主持人言辞犀利,直戳对方要害。
徐研玲:语无伦次毫无逻辑胡说八道,他们的水平也就到这儿了
lazymonday:符合她利益的都是正义的,不符合她利益的都是有问题的。不敢面对主持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