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就能赚钱?警惕传销骗术向手机端转移
时下,利用手机APP记录行走步数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借助“互联网+”,人们开始更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但也有少数不法分子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近日,一家以“走路就能赚钱”为噱头的网红APP“趣步”及其开...
时下,利用手机APP记录行走步数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借助“互联网+”,人们开始更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但也有少数不法分子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近日,一家以“走路就能赚钱”为噱头的网红APP“趣步”及其开发公司,因涉嫌传销等行为被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每天走够4000步,每月至少赚200元”,这样的宣传词瞄准了一些用户的心态。但进入该款应用软件后,人们会发现,健身不过是一个幌子,通过完成任务或者推广应用来获得虚拟币,才是在平台上获益的主要途径。
一段时间以来,“走路赚钱”“看新闻挣积分”“刷视频换商品”等APP相继出现,引发关注。其中,一些平台采用设置先易后难的任务分级、吸引用户花钱通关,邀请新人不断“接盘”的运营方式欺骗用户。相关平台拉人头的返利模式,由上下线组成团队并承诺高回报的行为,已涉嫌传销。面对新型传销骗术向手机端转移并不断“乔装改扮”,面对传销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增加资本市场风险等现实危害,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及时介入十分必要。
从“在家创业”到“免费获利”,从打“微商”旗号到贴“连锁经营”标签,再花哨的包装,违法本质从未改变。非法传销的伎俩之所以得逞,正是因为一本万利乃至无本万利的许诺迎合了一些人的错误理财观念。从常理看,风险一定时,投资者会选择预期收益最大的组合;预期收益一定时,投资者会选择风险最小的组合。但受骗者往往轻信“低风险,高收益”的骗术,随之落入“低估风险、高估收益”的陷阱。要知道,走路、看视频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边玩边赚钱”不过是美丽的谎言。一旦陷入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平台,用户将无法看清投资用途何在、回报是否合理,很容易落入庞氏骗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以各种名目出现的线上传销骗术极具迷惑性,这对监管、整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针对传销行为新形态,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织密打击违法犯罪的法治网;从理论、技术等方面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及早发现、化解相关问题;加强APP上线审核和日常监督,密切防范风险。可喜的是,从公安部等部委对以“消费返利” “网络游戏”等为名的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开展联合整治,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线上监测、线下实证、多措处置、稳妥善后”的打击整治网络传销“四步工作法”,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让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传销分子无路可逃。(石羚)
“双11”的线上电商热风似乎不准备放过任何一寸土地,在经历了“颜值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各大医美电商给早已熟悉大包小包收快递的爱美人士带来了新一轮的仪式感——“医美双11”,花更少的钱拥有同样的美丽。不需要做复杂 ...
“要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近年来,以此为题的网文广泛传播,不少家长深表认同。然而许多家长无奈地承认,手机几乎已成一个人体器官,大人依靠手机办公、学习、娱乐,又凭什么约束孩子远离手机?对此,有专家提出,自然教 ...
“我想这下手机丢了肯定找不回来了,但重要的资料都在手机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找到执勤民警寻求帮助”,丁女士说。 9月27日下午1时许,丁女士在高铁北客站自动取票机处取完票后,没留神将手机落下没拿。“我当时进站后去了 ...
新华社南京11月4日电(记者朱国亮)在目标手机下载一个App,再隐藏软件图标,即可获悉对方实时位置、通话记录、短信内容、图片视频等敏感信息。南京市公安局新近破获一起特大贩卖手机定位监控软件案,发现全国有数万名受害人每 ...
3000元就能当“咨询师”,23万元一针的维生素C卖给消费者医疗美容行业乱象丛生医美行业的乱象,已经到了让那些整形外科专家、学术大咖忍无可忍的地步了。10月30日,当由《人民政协报》组织、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