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正确打开方式:除了吃饺子还要做些啥?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最近,不断下降的气温在提醒着人们,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快要来了。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时间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冬期间,民间还有进补以度寒冬的食俗。节气...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最近,不断下降的气温在提醒着人们,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快要来了。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时间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冬期间,民间还有进补以度寒冬的食俗。
节气溯源:立冬,冬季的开始
按照时间顺序,立冬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9个节气。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气温继续降低。
农历十月,作为时气点的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
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比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
另外也提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由此看来,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此外,还有提醒人们注意储存食物、归避寒冷的意思。
古时如何过立冬?
过去,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等习俗。
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在民间,还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同时祈求上苍保佑,赐予来岁的丰年。
比如,晋崔豹《古今注》中提到:“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此外,立冬日还有贺冬习俗,又叫做“拜冬”。东汉崔定《四民月令》中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都更换新衣,庆贺往来,跟过年时大致相同。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冬过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为了对抗严冬,民间逐渐形成了立冬补冬的习俗,如谚语所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在食俗方面,立冬有吃饺子的风俗。有的地方,会在此时用倭瓜或者大白菜做饺子馅,还要蘸醋加蒜末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
为何立冬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称,饺子有“交子之时”的寓意,立冬也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要吃饺子。现代人仍然延续这个习俗,立冬前后,饺子总是不可缺少的美味。
“立冬,是万物收藏的时节,也是漫长冬季物质准备的时间。”民俗专家萧放表示,每到立冬,酿酒、腌菜,舂米,人们为冬贮而忙。
其中,腌菜是古老的冬令菜肴,据说起源于周代。普通人家户户都有大菜缸,菘菜腌制一月即可食用,“脆美绝伦”,据唐人小说称: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响动十里人”。
今天(11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对于北方地区的民众来说,季节转换的感觉正越发明显。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西北部分地区还将伴有沙尘。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穿厚衣出行。中 ...
不居庙堂之高,不处江湖之远。我就在这里,在襄城新文化,煮一壶泠泠清茶,染一笺瑟瑟轻尘,就着光阴,等你,和你的故事…今日立冬作者:雪编辑:幽兰(...今天晴,最高气温15℃。昨夜气温低,今晨出行注意添衣保暖。双休日又将 ...
11月8日是记者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研究有关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宣传报道工作有多重要,如何加 ...
“起床全靠吼,抗寒全靠抖”的季节又到了每到这时候网友们总能为决出南北方究竟哪边更冷“吵得”不可开交作为曾在南方上学的北方人小编想弱弱地说单要论室内南方是“真真”冷用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南方的冷是一种 ...
新华社天津11月6日电(记者周润健)“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1月8日1时24分迎来“立冬”节气。习惯上,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为了“迎冬”,“立冬日”这一天北方人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