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题: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新华社记者陈菲、黄玥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新华社记者 陈菲、黄玥
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遇到了哪些突出问题和困难?检察机关如何处理好检察监督与政府履职的关系……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专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的现场提问,最高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予以答复。
正尝试建立跨区域司法管辖制度为主的机构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中央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这项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行的时间不长,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对此,张苏军委员提问,最高人民检察院打算如何攻坚克难,更好地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最高检检察长张军说,从试点到执行4年多时间,这项制度走到今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确确实实非常不容易。目前工作开展还不平衡,既有地域上的不平衡,也有办案的类型不平衡,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占了绝大多数,行政公益诉讼就要少一些。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检察机关的能力、制度建设也还有差距。有不少危害社会公益的案件,带有区域性、流域性特点,现在司法管辖体系、制度不能适应。
张军说,最高检正在尝试和努力争取,以铁路运输检察机关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跨区域司法管辖制度为主的机构。他还表示,将坚定不移抓办案,把地域上、案件类型上的不平衡,尽快通过有力的措施得到解决。坚定不移抓规范,进一步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规范的制度,来规范办案、司法解释、证明标准、鉴定等工作。
深化协作共同保护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是检察公益诉讼的重要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以来,该领域案件占立案总数一半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鲜铁可委员发问,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在流域治理、环境保护方面如何互相配合,增强合力?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和检察机关加强五方面配合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完善协作机制。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提供案件线索和技术支撑。生态环境部今年5月首次将113个问题和线索移交给了最高检。四是共同督办大案要案。五是联合开展培训和调研。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回答询问时介绍,检察机关的介入有效解决了一些难题和阻力。最高检与水利部去年联合在黄河流域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以来,水利部门及时向检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2339件,检察机关及时立案1097件,发出检察建议1029件,解决了黄河流域一大批老大难问题,达到了“起诉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效果。
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说,去年1月,最高检与水利部、生态环境部等9个部委建立了协作沟通机制,向各部委借案源、借人才、借资源,互补短板,促进共识。着力推动解决环境治理、流域治理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突出问题,最高检继续同行政部门深化协作,啃硬骨头,办典型案,共同保护绿水青山。
重点整治电商平台非法代购保健品
近年来,保健食品市场的乱象整治力度持续加大,但是虚假广告、夸大宣传、消费欺诈等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叶赞平委员对将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整治保健食品市场乱象提出询问。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肖亚庆表示,保健食品市场乱象涉及面广、原因复杂,是食品安全工作的痛点、难点和焦点。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查处案件5.8万余件,货值33.2亿元,公布了34起典型案例,形成了一些震慑作用。
肖亚庆说,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保健食品行业的专项清理整治,同时,将研究起草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行动方案,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监管制度,督促引导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做好科普,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
张雪樵表示,最高检将继续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密切配合,特别是针对电视购物广告虚假宣传保健品、电子商务平台非法代购具有风险隐患产品、没有标注有效期限以及其他相关标签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检察机关不与原告争诉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赔偿案件,当事人和社会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检察院提起检察公益诉讼。郑功成委员说,当检察院提起检察公益诉讼的时候,如何充分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如何在当事人诉讼和检察公益诉讼之间做好平衡和协调?
张雪樵表示,检察机关首先不与原告争诉权。检察机关提起任何民事公益诉讼,包括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在媒体发布诉前公告,促请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社会组织来提起诉讼,目的就是要充分保护其他法律规定主体的诉权。
张雪樵说,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做配角。对检察机关已经完成调查取证的,社会组织提出来要求办案,我们把所有的证据、鉴定结论全部移送。如果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社会组织,包括英烈近亲属不提起诉讼,对于损害公益的问题,检察机关要填补这个空白,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必须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起诉。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聚焦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报告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十二次委员长会议 听取有关议案和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 栗战书主持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委员长会议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向会议作了关于密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 ...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曹典)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4日下午分组审议了社区矫正法草案二审稿,与会人员认为,草案二审稿较前更趋成熟完善,进一步突出保障人权,可谓亮点纷呈。刘修文委员说,社区矫正法草案二审稿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专项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栗战书参加审议和询问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栗战书委员长参加审议和询问。全国人大常委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审议国务院、“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等 栗战书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王东明副委员长主持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165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会议听取了 ...
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聚焦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题: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聚焦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陈菲、黄玥23日,最高检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公益诉讼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