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动速读”骗局背后,走火入魔的是谁?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大房间里,快速地埋头翻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生风。“量子波动速读”培训学费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大房间里,快速地埋头翻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生风。“量子波动速读”培训学费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但在家长群体中异常火爆。
据说学会“量子波动速读”的孩子,只要翻书几分钟就能完整阅读几十万字,并且还可以把书本内容复述出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培训机构宣称,学会“量子波动速读”后不仅可以速读,还能闭着眼睛就和书本发生感应,即使戴上眼罩也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
面对质疑,培训机构称“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很复杂,量子会跟量子产生纠缠,而量子在纠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波粒二象性,通过你的眼睛作用于大脑,最后眼动脑动,读完整本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负责介绍原理的培训老师,讲这番话的时候连自己都忍俊不禁。厘清这些,再看孩子们快速翻书的画面,感受到的可能就不是指尖生风,而是满屏尴尬。这种所谓的速读培训几乎可以跟骗局划等号,为何还有那么多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难道真的只因为人傻钱多?
在“量子波动速读”之前,还有很多类似的令人瞠目结舌的骗局,让一批批家长争相砸钱。比如,宣扬“全脑开发”“超感学习力”进行的蒙眼识字培训,一度让很多家长深信不疑,但媒体调查发现,所谓“蒙眼识字”纯属骗局,其实是教孩子从眼罩下方的缝隙偷偷看字。
各类培训骗局大行其道,背后当然与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有关。基础教育阶段的竞争渐趋激烈,各式各样的牛娃让家长倍感压力,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对培训机构宣传各类超能力培养非常着迷,甚至失去了基本的常识与理性,在某种程度上“走火入魔”了。
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一些家长出现教育焦虑是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焦虑就去“跳坑”,或者把孩子往坑里推。无论是“蒙眼识字”还是“量子波动速读”,为了让家长觉得钱花得值,一些机构必然使出各种欺骗手段,结果家长花了钱、孩子付出了精力,最后孩子不仅知识、技能没学到,反而学会了怎么骗家长。家长的焦虑或许在被骗中得到了满足,但这样的培训到底是为家长服务,还是为孩子服务?
对于家长来说,什么是科学的教育理念?最基本的一条,恐怕就是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要总想走捷径,不要总想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总想着让孩子掌握“超能力”。当然,那些大行其道、花样不断翻新的培训骗局也提醒监管部门,治理校外培训乱象没有完成时,一定不能任由这些违背基本常识、违背基本教育规律的骗局肆意横行。(杨三喜)
近期,在全国20多个省市,不少消费者遭遇了网购诈骗。骗子在从不法渠道获取到消费者的网购信息后,以退货“网购赔付”为借口,先诱导消费者从网贷平台贷款,随后在当当网购买礼品卡,央视财经的报道显示,警方近期接到的类似报警总 ...
新华社合肥8月13日电(记者徐海涛)单光子源是光学量子信息技术的核心资源。近期,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与陆朝阳、霍永恒等人领衔,和多位国内及德国、丹麦学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理论方案,在窄 ...
新华社杭州8月9日电(记者 朱涵)由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出一款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 ...
《老年人防骗攻略》新版推出 将发放社区、老人集中活动场所保健养生骗局排“头号”【关键字】保健养生类诈骗、角色扮演类诈骗、收藏品类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骗婚骗财类诈骗、旅游类诈骗、合同类诈骗、电信诈骗被 ...
商家称能在核心期刊代发论文 另有“绿色通道”供加急办理 三家期刊:只有正常程序3万元代发论文?期刊提醒是骗局论文代发公司提及的三家期刊表示,稿件发表都是走正常流程,并没有“绿色通道”之说宣称花3万元就可在国内顶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