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赏秋景、饮菊花酒……寒露习俗有哪些?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在二十四节气中,紧随秋分之后的是寒露。它的到来,也意味着气温进一步降低,秋高气爽,一副深秋的美丽画卷在大地上徐徐展开。在忙碌的农事活动之余,人们饮酒、登高,迎接寒露的来临。寒露:季秋...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在二十四节气中,紧随秋分之后的是寒露。
它的到来,也意味着气温进一步降低,秋高气爽,一副深秋的美丽画卷在大地上徐徐展开。在忙碌的农事活动之余,人们饮酒、登高,迎接寒露的来临。
寒露:季秋时节开始
寒露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5个节气,也意味着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随着节气的变化,大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队向南迁移。
从历法上看,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一般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露水快要凝结成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的那样——“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外,有一句谚语是“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也说明寒露温度下降之快。
寒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如果说白露时暑气尚未完全消退,那么“寒露”则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登高欣赏秋景
寒露带走了夏的炎热,欣赏秋景成了此时人们的习俗之一。
比较常见的方式是登高、赏菊。在北京,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几乎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秋天正是菊花开放的好时候,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
由于日期与重阳节临近,有的地方在寒露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悉,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此时,天气对秋收很有利,人们往往忙着迎接丰收。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吃蜂蜜、梨等可滋阴润燥
寒露时节已临近深秋,这也是个吃螃蟹的好时候,只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等人不宜多吃。另外,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寒露后,气温降低,人们会特别关注饮食与养生。民谚称“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就是提醒人们关爱自己不要受凉。
秋季气候干燥,肺、呼吸道等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大家会对日常饮食作出调整,比如吃梨、蜂蜜来滋阴润肺,保证身体健康。百合、芝麻等食物也会在寒露前后食用,但不算普遍。
在民俗专家高巍看来,秋天虽不像春天那样生机盎然,但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也有一番动人的美景。
“多年来,在记忆中,秋天可能略显萧瑟。但无论是饮食还是游玩,大家依然能从中寻找出乐趣,这也代表了从古至今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高巍称。(记者 上官云)
央行数字人民币欲出,比特币天秤币要凉?经济观察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推出全新的加密电子货币体系,这无疑是一场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研究五年之久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8月10日,中国 ...
【六稳一周年 实现稳就业还有哪些招】杨宜勇:政策全面发力 夯实就业基础
编者按: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面对风险与挑战,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和底气更加突出,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愈发彰显。时值“六稳”部署提出一年,结合中国经济上半年 ...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题:助力绿色低碳生活,环保企业有哪些新做法?新华社记者张千千砂洗牛仔裤产生的深蓝色污水流进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颜色与自来水相差不大;垃圾焚烧厂虽然满负荷运行,但烟囱上方却几乎看不到烟雾排出… ...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立夏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预示夏天的到来,天气将逐渐炎热。在古代,人们要举行隆重的“迎夏”仪式;民间亦逐渐形成了吃“五色饭”、鸡蛋等一系列习俗,寓意消灾祈福。立夏为夏季开始 预 ...
网约护士,有规范更安全(健康焦点)“医护到家”平台护士正在为患者提供居家打针服务。医护到家供图近期,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网约护士平台,其实质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即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