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舰”沉舰遗址在威海发现
新华社济南9月2日电(记者王阳、兰恭来)9月2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举行。经专家论证,历经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现已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灭位置,并出水一批...
新华社济南9月2日电(记者王阳、兰恭来)9月2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举行。经专家论证,历经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现已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灭位置,并出水一批沉舰遗物,这是2014年以来北洋甲午沉舰系列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定远舰”为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该地二战后划归波兰,现名什切青)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一等铁甲舰。1885年入编北洋海军后列为海军旗舰,1894年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争中主动开炮迎敌,其主炮威力与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在海战中有着不俗的表现,一度被誉为“永不沉灭的定远舰”。后续的威海卫保卫战中,不幸被日军鱼雷艇偷袭而中弹受损,紧急移船到刘公岛东村外搁浅,不久即因战局崩溃主动自爆以免资敌。战后被日军大肆拆卸,武器与舰材被当作战利品运去日本。
2019年7月至8月,为调查保护沉灭在威海湾内的北洋海军战舰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山东省文物局委托,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博物馆联合组队,调集国内30余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展了威海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工作。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介绍,本次调查工作以2017年、2018年的水下考古物探、潜水实地探摸结果为基础,采取抽沙揭露的方法了解残存舰体的保存情况。首先,考古队利用多波束、浅地层剖面等海测仪器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文献材料,准确锁定 “定远舰”的埋藏位置。随后,考古工作选择在遗址上方进行抽沙作业,在深达1—3米的厚厚泥层下,发现并逐步揭露出一段舰体遗迹、采集提取部分沉舰遗物。本次调查区域可确认为舰体炮台与弹药舱附近位置,发现并提取出水文物150余件,同类物品在此前的“致远舰”“经远舰”遗址调查中也有发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认为,“定远舰”的发现,有利于深入推进甲午沉舰调查与研究工作,对于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以史为鉴,甲午系列沉舰的水下考古工作,为凝聚民族力量、实现富国强兵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华社悉尼9月2日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从当地一种小海螺的腺体分泌物中分离出了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不仅具有抗菌和抗炎的特性,还具有重要的抗癌特性,可以用来预防结直肠癌 ...
新华社哈尔滨8月29日电(记者杨思琪)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团队28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研究文章。这是世界上首次揭示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是 ...
新华社南昌8月29日电 题:海昏侯:不仅仅是“黄金大墓”新华社记者袁慧晶他是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称帝27天内干了1127件荒唐事,一生历经王、帝、平民、侯四种身份……2011年3月的某一天,他的安息之地被盗墓贼打出了一个14 ...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28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军史馆移交了1949年在南京牺牲的11名海军烈士史料和历史照片,包括人民海军成立后第一批牺牲的6位烈士的照片和史料。本 ...
新华社南昌8月28日电(记者袁慧晶)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近日发布公告,从27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遗址公园卡通形象。据悉,征集时间截至9月30日,主办方将在应征作品中评选出不同奖项,其中一等奖奖励15000元。卡通形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