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蜂蜜毒从何来?中国科学家鉴定出4种钩吻生物碱
近日,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团队揭示了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的物质基础及其毒性作用机制。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将为我国有毒蜂蜜的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食用含钩吻蜂蜜中毒后的救治措施提供参考手...
近日,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团队揭示了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的物质基础及其毒性作用机制。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将为我国有毒蜂蜜的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食用含钩吻蜂蜜中毒后的救治措施提供参考手段。
据了解,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山区长期以来存在因食用蜂蜜而引发的群体性中毒事件,并导致多人死亡。蜂蜜中毒事件不仅危害了蜂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而且严重阻碍了蜂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成为我国南方部分贫困地区发展蜂产业的“拦路虎”。
为摸清我国蜂蜜中毒的高风险地区和季节,该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毒蜜源植物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钩吻是导致我国华南地区蜂蜜中毒的重要有毒蜜源植物之一。
为了探究钩吻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的物质基础和毒性作用机制,团队成员采用先进技术对钩吻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从中识别和鉴定出了4种钩吻生物碱,其中新发现的化合物14-羟基钩吻素已占到总生物碱的90%以上,是钩吻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的关键化合物。随后开展的该化合物在模式动物中的急性毒性、毒代动力学、药物代谢和毒性作用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剧毒性化合物,其半数致死剂量为0.125 毫克/千克(体重);在机体内易于吸收且发生了广泛的代谢,生成众多代谢产物,而γ-氨基丁酸是其关键的毒性作用靶点。(记者黄哲雯)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王茜)司法部15日公布《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和《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鉴定机构修订征求意见稿体例结构上未作调整,仍为9章45条,鉴 ...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喻菲)在天上种粮种菜、观测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打造太空最精准的钟……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帮助科学家实现了诸多意义重大的科学实验,在它完成使命后,于北京时间19日晚受控再入大气层,化 ...
渭南奔驰漏油鉴定系质量问题 检测结果与最初判断一致利之星:问题奔驰车已修复完毕经鉴定,奔驰车漏油因减震器筒上部密封盖没有安装到位所致陕西渭南王先生今年2月底在西安利之星渭南分公司购买一辆奔驰车,开车3个月后出 ...
新华社南京7月6日电(记者陈席元)记者5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近日在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获国际地层学最高金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亚洲科学家。国际地层学最高金奖由国际 ...
我国将全面建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黑名单制度,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失信情况进行记录、公示和预警。近日,司法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规范案件委托受理,加强与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