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纹认证助推我国网络可信身份体系建设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王思北)眼下,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智能场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日益成为解锁手机、移动支付、登录社交软件的“常规操作”,声纹认证也受到电子政务的青睐,应用于社保、金融...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王思北)眼下,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智能场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日益成为解锁手机、移动支付、登录社交软件的“常规操作”,声纹认证也受到电子政务的青睐,应用于社保、金融、公安等领域。近日,我国“声纹+”身份认证云项目落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将为更多百姓带来网络身份认证的安全与便利。
记者了解到,这一项目由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和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造,旨在助力互联网身份认证建设,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身份认证云服务,并将在未来2—3年从内蒙古辐射到宁夏、甘肃、青海、山西等省份。
“发展大数据产业,必须从源头开始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是否有利于个人信息保护,应成为评估新兴技术是否适合大数据构建和应用的关键考量。”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李新友认为,在这方面,声纹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声纹技术在远程身份认证中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正在开展网络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声纹身份认证在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内蒙古自2016年10月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北方节点。乌兰察布市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数据产业快速集聚,着力打造“草原云谷”。
乌兰察布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仝晓林说,乌兰察布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服务民生深度融合,让大数据产业成为助推经济、服务社会、普惠民生的新产业、新引擎。希望通过运用自主可控的声纹认证技术,为当地打造可信安全的个人身份大数据提供重要保障。
“辛苦排练舞蹈、歌曲,结果信息还被泄露被骚扰。”这是演员王一博吐槽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发的一条吐槽微博。近日,他因手机号被人在网络上兜售,遭遇了疯狂粉丝的骚扰。据了解,明星艺人信息泄露已非第一次,目前很多明星的个人 ...
新华社重庆8月16日电(记者陈国洲)近日,重庆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一举打掉一个以“算命大师”为幌子,采取看手相、测八字、卖“消灾祈福”产品等方式在网上实施诈骗的团伙,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0余名,打掉窝点4个,缴获作案手机160 ...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陈炜伟)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 ...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于佳欣)商务部15日发布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对外投资超4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根据商务部数据,1至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的408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史竞男、谢滨同)今年以来,针对网络文学领域存在的低俗色情等问题,“扫黄打非”部门大力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截至7月底,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转办涉嫌传播低俗色情淫秽内容线索347条,查办刑事案件10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