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国货”领军企业发展启示录
新华社杭州8月12日电题:“国内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国货”领军企业发展启示录新华社记者魏一骏“国货当自强”。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国产品牌产品悄然走入了你我生活。“国潮”折射出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
新华社杭州8月12日电题:“国内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国货”领军企业发展启示录
新华社记者魏一骏
“国货当自强”。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国产品牌产品悄然走入了你我生活。“国潮”折射出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与信赖,而在这背后,则得益于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释放的活力,以及企业在实业和创新上的坚守。“国内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已成为不少“国货”领军企业的共识。
供给侧持续优化促“中国制造”提质增效
通过“互联网+工厂”的模式,国内率先发展的DTC(直接面对消费者)模式电商品牌网易严选从制造业中挖掘高质低价商品,总数超过2万款的商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网易严选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生产端,我们把几万条评论做语意分析,用量化语言告诉工厂,多少比例的消费者反映某一部分的问题,以此来优化产品设计与生产。
近年来,一批国产消费品牌已经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无论是传统的衣食住行,还是新奇的电子数码,各个领域内,“中国制造”的烙印正从产品向品牌延伸。
“在以往相当一段时间内,国产品牌商品相较于外国品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在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看来,如今“国货”的崛起离不开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许多细分领域内,国产品牌的商品无论在品质还是附加值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坚守”与“创新”成为国货崛起密码
尽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但直到2015年前后,“智能马桶盖”才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产品打开市场局面的这一刻,浙江一家企业足足等了16年。
“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品牌建设,但受制于市场环境连年亏损,集团不得不用其他盈利的主业进行补贴。”浙江星星便洁宝董事长管敏宏说,“但我们坚持看好这个产业,认为打开市场只是时间问题,我们首先要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如今,便洁宝在行业内率先研发了泡沫盾、超光盾、光净盾等产品,2018年初上市的新产品还可以监测人体心率、体脂率等,将智能马桶变成一个家庭健康检测管理平台,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而对于浙江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总裁周俊良来说,企业如何与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底蕴的外国品牌,以及国内同行竞争,甚至走向行业金字塔的顶端?这个问题萦绕在他的心中。
“要争取客户的信任,国产品牌企业只有付出成倍的努力,持续加强自主创新,用品质和服务赢得口碑。” 每年占收入3%左右的研发经费、占3600多名员工约十分之一人数的研发团队……对研发的投入让周俊良获得了回报——西奥电梯突破技术难关,中标多个高铁配套项目,成为国内电梯行业市场份额领先的国产品牌。
精耕国内市场仍有广阔天地
一款设计时尚、功能实用的蒸烤一体机上市半年,市场占有率即达到20%,单款产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这样的成绩单让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叶丹芃直言“惊喜”。
“对用户及市场进行‘精耕’,国内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叶丹芃认为,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消费平均水平将趋高趋优,但一个品牌很难覆盖各级市场,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品牌及目标市场定位,推出适合相应消费群体的产品。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家坦承,在一些领域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中国品牌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专注于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这是做好品牌的前提,也是国内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管敏宏说。
距离现有厂区仅一街之隔,于去年3月奠基、总投资达10亿元的西奥智能电梯工厂项目已初具雏形。按照规划,新工厂建成后,西奥每年总产能或达到10万台,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电梯制造企业。
“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竞争日益充分的环境中,企业坚持看好国内市场,除了市场的巨大潜力,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以及社会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包容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周俊良说,“国产品牌建立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但我们会坚持走下去。”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于佳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8月1日表示,希望中俄在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双方大豆合作潜力,持续推进全产业链合作,打造长期稳定的合作格局。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将输华大豆产区扩展到俄罗斯全 ...
经过多年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内需特别是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判断。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依然起着关键作用。今年上半年,投资增势基本平稳,全国 ...
中国经济的韧性|任泽平: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最好的投资机会仍在中国
编者按:今年以来,新华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大型主题采访调研活动,走访国内各类型企业,探究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奥秘,寻找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韧性,发掘中国经济未来崛起的力量,全景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真 ...
新华社重庆6月17日电 题:激发知识价值“金”潜力 重庆破题民营科企融资难新华社记者黎华玲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以创新为特点、人才为支撑、知识产权为核心,缺乏重资产、短期财务指 ...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小长假大数据:从端午假期看中国消费潜力新华社记者于佳欣端午小长假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9597.8万人次、同比增长7.7%;实现旅游收入393.3亿元、同比增长8.6%;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074.4万人次,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