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绿意浓——四川增绿护绿打造锦绣天府
新华社成都8月1日电(记者张海磊)8月1日,北京世园会迎来“四川日”。“熊猫川行”“水润天府”“蜀往今来”三个主景区,集中向游客展示了四川历史悠久的人文底蕴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生态环境地位独特。20...
新华社成都8月1日电(记者张海磊)8月1日,北京世园会迎来“四川日”。“熊猫川行”“水润天府”“蜀往今来”三个主景区,集中向游客展示了四川历史悠久的人文底蕴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生态环境地位独特。20世纪90年代,四川相继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土地荒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为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位于涪江与沱江的分水岭岭脊的资阳市乐至县,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造绿行动。
据孔雀乡孔雀寺村党支部老书记陈国玺回忆,以前全县水土流失严重,被称为“石头城”,一眼望去寸草不生,一片荒山,“1979年大旱,颗粒无收,地上都是一道道裂缝。”
1981年,乐至开始尝试造林,陈国玺带领村民们加入进来,“光着脚,戴着斗笠,在山上一干就是一天。”90年代末,因为天保工程,乐至又掀起一波造林热潮。
30多年,乐至县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1.37%到如今的近43%。为解决四川省丘陵区“山绿民不富”的问题,乐至县与四川省林科院于2013年开始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园区。2017年9月1日,原国家林业局批准该园区为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如今,75岁的陈国玺在园区务工:“肚子饱了,票子也有了。”
2018年四川省森林覆盖率为38.83%,作为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的泸州去年的森林覆盖率为50.6%。
“一到下雨,山上就滑坡,泥沙经常把出村的公路堵住。”回忆起退耕还林之前的村子,纳溪区白节镇高峰村四社社长张治国感慨很多。以前村民普遍种粮食,但是高峰村整体坡度较高,村民的收成并不好。
纳溪区位于长江支流永宁河与长江的交汇处,2002年,这里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每亩地既有粮食保障,还有补贴,看到国家政策后,张治国和村民的疑虑逐渐打消,加入退耕还林的队伍。2002年、2003年全村总共退耕还林187亩,他因完成37亩而成为退耕还林大户。
如今的高峰村已成了“无粮村”,荒山上、曾经种粮的地里都是随风摇曳的竹子,通村公路向葱葱郁郁的竹林深处延伸。
目前,村民们正在享受由竹林带来的生态红利。
2016年,张治国在竹林下养殖1.5万只土鸡,开始探索林下赚钱的路子。如今,他200多亩的竹林里除了养殖,还种了菌类。最近是棘托竹荪收获的季节,采摘、烘干、装袋……近100名村民在他这里打工。“竹下种植菌类,一亩的投入有1.5万元,但收入有4万元。一年下来,总收入能有100多万元。”张治国介绍。
据了解,2002年至2015年,纳溪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面积18.88万亩。
在巴蜀大地绿意渐浓的同时,若尔盖向沙漠化土地宣战也持续了20年。
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若尔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因第四纪末期冰川的剧烈运动、气候逐渐变暖、降雨量减少、鼠害严重、过度放牧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若尔盖沙化严重。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当地把在冻土、低温、酷寒等不利条件下与沙漠作战的经验和技术梳理成可借鉴的“治沙宝典”。现在,土地沙化趋势减缓的若尔盖,正在建设川西高原生态修复示范样板地。据四川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多年的治理期内,四川已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80万亩。
长江上游绿意浓,锦绣天府添秀色。当森林的“量”达到优化环境的目标后,四川开始考虑如何让群众享受到森林的“质”感。目前,一大批森林城市、康养小镇正拓展着生态旅游新业态。据了解,世园会“四川日”将持续到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可以通过四川绿色产业招商推介会、四川旅游推介会、文艺演出等丰富的活动近距离感受蜀山蜀水的魅力。
点击查看专题
新华社成都6月15日电 题:锦绣巴蜀展新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发展巡礼新华社记者陈健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从一穷二白到脱贫奔小康……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砥砺前行,尽展新颜。2018年,四川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全年1 ...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陈菲)记者从最高检获悉,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六省区市检察院日前签署《关于建立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全面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司法保护。据了解,六省区市检 ...
栗战书在四川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时强调落实法定领导责任工作责任监管责任执法责任用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新华社成都4月11日电(记者陈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8日至11 ...
新华社福州3月31日电(记者张华迎)福州又名“榕城”,以山水相宜闻名。近年来,福州充分发挥依山傍水优势,加快建设融会贯通、纵横交错的城市绿道网络,城市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有力提升了城市的宜居品质。荒山变“福道” 城市新地 ...
北京青龙胡同添2300平方米街心公园:拆围墙播绿意 [快讯]
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和辖区商务楼宇雍和大厦物业协商,将大厦南广场和相邻的青龙胡同之间百余米长的围墙拆掉,建成一处2300平方米的街心公园,作为青龙文化创新街区节点之一,上班族和居民共享美景。昨天,东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