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式启动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新阶段建设
新华社成都7月20日电(记者薛玉斌、谢佼)7月20日,四川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处迎来了新的“客人”。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启动新阶段建设,“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正式进驻地底,开始安装实验设备。...
新华社成都7月20日电(记者薛玉斌、谢佼)7月20日,四川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处迎来了新的“客人”。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启动新阶段建设,“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正式进驻地底,开始安装实验设备。
据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介绍,作为“十三五”时期国家优先安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项目面向超越当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粒子和新物理的重大基础前沿研究,开展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核天体物理领域关键核素合成过程以及恒星演化等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在极深地下、近零宇宙射线本底条件下,探究各类基础前沿领域探测的新机理、新方法、新技术,发展极低辐射本底屏蔽新方法与新技术,为我国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领域的重大基础前沿物理问题研究提供平台支撑。
2009年,清华大学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锦屏山隧道中间位置的地下2400米处修建极深地下实验室,201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2014年,清华大学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共建“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工程,地下可用实验空间由原来的4000立方米增加到30万立方米。2016年,该项目进入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201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项目可研报告。2019年7月20日,该项目正式启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设管理,教育部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管,法人单位是清华大学,共建单位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自一期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该实验室已开展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自主导的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从无到有,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由“跟跑”变成“并跑”。与国际上其他的地下实验室相比,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岩石覆盖最深、宇宙线通量最小、可用空间最大。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我国信用评级、债券市场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华社记者 吴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20日宣布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包括信用评级、债券市场等诸多领域。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吴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20日对外宣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推出以下11条金融 ...
天宫二号受控离轨按期归来 中国载人航天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李国利、邓孟、肖建军)遨游太空近3年的天宫二号19日晚在预定时间内返回地球,少量残骸坠落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用极其壮烈的方式为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画上圆满句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证实,天宫 ...
新华社成都7月19日电(记者熊丰、孙少龙)记者从19日在成都举行的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上获悉,我国将建立健全签证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探索更加开放、有序可控的外籍人员来华留学、工作居留管理 ...
新华社沈阳7月19日电(记者陈梦阳、王莹)中外科学家在距今约1.64亿年的侏罗纪地层中发现并证实了迄今最早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由沈阳师范大学组织的中国、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