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70克到3640克 甘肃一“手掌婴儿”经救治后存活
新华社兰州7月12日电(记者梁军)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近日向医学极限发起挑战,多学科医护团队历经200余天努力,成功救治一名出生体重仅370克的超早产儿。孕妇杨女士去年12月出现早产征兆,入住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由于各项指标异常,杨女士在...
新华社兰州7月12日电(记者梁军)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近日向医学极限发起挑战,多学科医护团队历经200余天努力,成功救治一名出生体重仅370克的超早产儿。
孕妇杨女士去年12月出现早产征兆,入住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由于各项指标异常,杨女士在经过近一周的保胎治疗后,不得不提早分娩。当时她仅怀孕24周,距离预产期还有110天。
“患儿出生时体重370克,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眼睛无法睁开,呼吸极度微弱,体型如同手掌大小。”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主任石静云说,在出生1小时内,医护人员相继完成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注,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脐动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维系内环境稳定等多项操作治疗。
石静云介绍,目前我国小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0.2%,其中501克至75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仅为55%左右,而胎龄小于24周、体重低于500克的超早产儿,发育更不成熟,存活率极低。
石静云说,由于超早产和宫内感染,这名患儿肺部发育极差,医护人员尝试了多种方案,但效果均不明显,呼吸机参数居高不下,同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凝血功能不良等症状。顽固的重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让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一度束手无策。
经过多学科医护人员努力,2019年3月6日,患儿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又经过3周治疗,患儿改为鼻导管吸氧。这期间,患儿还因早产儿视网膜眼病、肾脏小结石等疾病进行了多次对症治疗,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转危为安。
“截至目前,孩子体重已达3640克,是出生体重的近10倍。”石静云说,孩子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头颅核磁和神经发育监测正常,达到出院指征,近日可带鼻旁管低流量吸氧顺利出院。
新华社兰州7月7日电(记者王铭禹)记者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了解到,由俄罗斯发运的中欧木材回程班列日前顺利抵达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标志着甘肃中欧木材回程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负责此次班列组织发运的兰州陆港国际商贸有限公 ...
新华社兰州6月26日电(记者王博、胡伟杰)甘肃省纪委监委近日向社会通报了6起公职人员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典型案例。这6起典型案例分别是:榆中师范学校党委原书记赵祥霞(正县级)涉嫌充当“保护伞”问题;兰州市公安 ...
新华社兰州6月16日电(记者张文静、李杰)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张东菊等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日发布了一项最新考古成果,即地处甘肃省夏河县的白石崖溶洞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最早的考 ...
新华社兰州6月10日电(记者姜伟超、胡伟杰)甘肃省临夏市警方在扫黑除恶中侦破临夏协和医院、新阳光男科医院等6家民营医院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目前已刑事拘留25名犯罪嫌疑人。记者注意到,甘肃省临夏市公安局6月8日发布《关于 ...
新华社兰州6月6日电(记者王博)记者从甘肃省纪委监委了解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近日通报了2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多名公职人员因参与恶势力团伙犯罪活动,非法发放高利贷,对他人实施非法拘禁,违规发放贷款被恶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