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归大熊猫“张梦”再度现身 野外适应情况良好
新华社成都6月25日电(记者张超群)四川雅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监测巡护队近日在雅安市石棉县蟹螺藏族乡开展大熊猫重点区域调查时,发现放归大熊猫“张梦”的踪迹,经新鲜粪便采样分析确认它身体健康,已完全适应野...
新华社成都6月25日电(记者张超群)四川雅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监测巡护队近日在雅安市石棉县蟹螺藏族乡开展大熊猫重点区域调查时,发现放归大熊猫“张梦”的踪迹,经新鲜粪便采样分析确认它身体健康,已完全适应野外生活。
雌性大熊猫“张梦”2014年7月7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出生,经过2年多的野化训练后,于2016年10月20日在栗子坪保护区麻麻地区域放归。跟踪监测数据显示,“张梦”在石棉县生活了7个多月,2017年6月经拖乌山走廊带迁移到相邻的冕宁县。此次“张梦”历时两年再度现身,证实了石棉和冕宁两县间大熊猫迁徙廊道通畅,放归大熊猫野外适应情况良好。
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监测巡护队队长石旭介绍,蟹螺乡村民发现大熊猫后第一时间报告了情况,监测巡护队赶到后详细搜寻了大熊猫出没的区域,发现了一处大熊猫采食竹子的场地和若干新鲜粪便,经DNA鉴定确认该熊猫正是此前放归的“张梦”。
据介绍,“张梦”放归时所佩戴的项圈在2017年5月自动脱落后它便很少现身,大熊猫监测巡护队队员只能用人工采集熊猫粪便的方式寻找它的踪迹。根据此次见到“张梦”的村民描述,它的野性明显增强,遇到人后表现出害怕,并主动避让。
“上一次在冕宁发现‘张梦’时它见到人还没有这么害怕。怕人是好事,说明它更具野性了。”石旭说,“这次在石棉县境内发现它我们都很意外,没想到它能绕这么大一个圈再回来,往返距离超过100公里。”
大熊猫性成熟的年龄通常在6岁左右,专家分析“张梦”作为一只亚成体大熊猫可能正在经历寻找相适应的活动区域和圈定领地的过程,这对它未来参与到这一区域野外大熊猫小种群繁殖很有帮助。石棉县和冕宁县是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野外小种群的主要分布区域,监测显示“张梦”在放归后很好地适应了野外生活,表现出较强的野外迁徙能力。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介绍,2003年我国启动大熊猫放归计划,将野外救助大熊猫和人工圈养大熊猫补充到野外小种群中,促进小种群复壮。截至2018年底,共有13只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存活10只。
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河北邢台国资委举报陕西彬州市委市政府拖欠其下属企业吃喝款850万元”问题核查进展情况
新华社西安6月19日电(记者薛天)19日中午,陕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通报了“河北邢台国资委举报陕西彬州市委市政府拖欠其下属企业吃喝款850万元”问题的核查工作进展情况。经查,从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彬州市委市政府及43个 ...
4月3日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雌性大熊猫独自活动照片。新华社发(黄龙自然保护区提供)新华社成都6月17日电(记者余里)四川阿坝州黄龙自然保护区17日对外公布,近日在对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整理时发现,拍摄到了一 ...
新华社杭州6月15日电(记者魏一骏)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最近欣喜地发现,3只自然繁育的黄腹角雉雏鸟已经可以飞上4米多高的横梁,这也意味着继2011年以来,乌岩岭保护区先后人工繁育60余只黄腹角雉后,自然繁育也 ...
新华社杭州6月10日电(记者魏一骏)因为垃圾分类不到位,杭州一家海底捞门店可能面临垃圾被停运。10日中午,记者随杭州城管部门来到涉事门店复查时发现,目前该店在操作间、营业场所和垃圾放置点已进行针对性整改,并得到城管部 ...
高考出行早准备,紧急情况别着急!交管部门开展系列活动保驾护航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高洁)2019年高考即将举行,为让考生顺利走入考场,全力保障高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近日,在公安部交管局指导下,全国多地公安交管部门联合高德地图、新浪微博等应用平台启动以“护航高考”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