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入伏”,今年“三伏天”40天
新华社天津6月23日电(记者周润健)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就要到了,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三伏天”。天文专家表示,“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2日,“三伏天”长达40天。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
新华社天津6月23日电(记者周润健)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就要到了,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三伏天”。天文专家表示,“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2日,“三伏天”长达40天。
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则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史志成解释说。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共计40天。
昨天,40天“加长”伏天终于结束了。从预报来看,今起三天京城多降雨天气,最高气温30℃左右。昨天,北京蓝天依旧,不过延庆、怀柔等地区傍晚发布了雷电预警,有短时降水。白天最高气温32.3℃,相对湿度47%,虽然体感仍有点闷热,暑热 ...
预计,今天(25日)北京蓝天将继续“霸屏”,最高气温31℃,西部、北部山区有雷阵雨。今天,今年加长版三伏天将画下句号,秋高气爽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近几日,北京天空湛蓝颜值爆表,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夏季炎炎的感觉渐渐散去。监测显示 ...
国务院提醒每周知,便民TIPS望周知!2018年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开通教育部2018年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010-66097980、010-66096590,于7月23日至9月12日每天8:00-20:00开通。热线电话开通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 ...
头伏饺子二伏面。7月27日是今年的“二伏”头一天,京城不少饭店推出特色面食,吸引市民前来品尝。在老店帕米尔食府,厨师们用过水面搭配王致和腐乳,创新制作出“腐乳拌面”,让前来吃饭的市民眼前一亮。主办方供图7月27日中午 ...
新华社武汉7月20日电(记者黎昌政)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易引起中暑,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更是“热中风”高发。专家提醒,对“三高”人群不要误将“热中风”当成中暑,以免耽误治疗。武汉的孙爹爹今年63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