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遗址发掘报告》沈阳首发 40余年考古成果汇总呈现
新华社沈阳6月15日电(记者赵洪南)汇集了新乐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新乐遗址发掘报告》于15日在沈阳举行首发式。新乐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房址密集,每隔3米至5米就有一...
新华社沈阳6月15日电(记者赵洪南)汇集了新乐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新乐遗址发掘报告》于15日在沈阳举行首发式。
新乐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房址密集,每隔3米至5米就有一处,距今已有7200多年历史。
新乐遗址从1973年开始进行考古发掘,至今已40余年。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出土了木雕鸟、筒形罐、斜口器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新乐遗址体现了沈阳丰厚的历史文脉,是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乐遗址博物馆馆长陆海英说,新乐遗址的发现,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7000余年前,填补了辽河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空白,对沈阳乃至全国的文化、科学、艺术、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乐遗址发掘报告》是新乐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结晶,凝聚着沈阳几代考古人的心血和汗水。该书编写历时6年,由文物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该书共分八章,详尽地记录了新乐遗址的发掘经过、遗迹与遗物,并对该遗址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该书的出版为研究新乐遗址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对探讨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和聚落形态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又一力作。
接力精神火炬,牢记祖国需求——“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为高校毕业生讲好“最后一课”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接力精神火炬,牢记祖国需求——“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为高校毕业生讲好“最后一课”董雪、王灵燕为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中国科协近来组建“科学家精神报告团”,带着科技界民族英雄爱国、 ...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吴嘉林)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0日宣布,经中非双方商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将于6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中方和论坛54个非方成员负责峰会成果落实的部级官员将出席会议。耿爽介 ...
汪洋在山西调研时强调弘扬右玉精神 巩固脱贫成果新华社太原6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山西省右玉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他充分肯定右玉县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他强调,右玉 ...
6年治霾,成效几何?——透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
新华社杭州6月5日电6年治霾,成效几何?——透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新华社记者高敬、魏一骏、殷晓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 ...
新华社渥太华6月4日电(记者李保东)加拿大失踪和被谋杀原住民妇女和女童国家调查委员会3日向总理特鲁多提交报告,报告反映了加拿大原住民妇女和儿童所面临暴力行为威胁的严峻局面。这份报告长达1200页,调查历时三年多,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