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以房养老”骗局:被逼卖房还高利贷
“以房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将住房反向抵押给保险公司,从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金。这本是政府鼓励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但部分不法公司和人员,却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对老年人实施欺诈,导致部分老人陷入房财...
“以房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将住房反向抵押给保险公司,从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金。这本是政府鼓励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但部分不法公司和人员,却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对老年人实施欺诈,导致部分老人陷入房财两空的境地。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区的卢凤鸣老人,今年69岁,最近几个月,她经常和几个老姐妹一起商议一件对他们来说天大的事情。
北京市民 卢凤鸣:找我要这个本金和利息的时候,我差不多有一个多月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压力非常大。
北京市民 张玉兰:就是一种感觉天塌下来了,我们走投无路了。
让这些老人感觉天塌下来的,是他们在北京中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做的“以房养老”项目出问题了。
他们每人都是以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背负了300余万、年息高达24%的贷款,现在面临的是持续被贷款公司威胁,要他们赶紧卖房还贷。
北京市民 卢凤鸣:就跟我老公说,赶快卖房,你这房赶紧卖,你现在如果卖房的话,你可以卖500万,你还可以剩200万,我们可以帮你找人来买你的房,你要如果通过法院,你的房只值180万。
贷款公司为了逼迫老人偿还本金和利息,实施了上门威逼、言语辱骂,在楼道里张贴所谓催债通知、用502胶堵锁眼儿、把垃圾粪便丢在老人家门口等各种软暴力。那老人们究竟是怎样陷入今天这般境地的呢?
记者:他当时跟你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北京市民 卢凤鸣:讲的就是养老,以房养老。
卢凤鸣老人讲,2017年,她被熟识的朋友拉去参加北京中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活动时,了解到这个以房养老项目的。当时中安民生宣传的是,她的房产在中安民生抵押会比别的公司能抵押出更多资金,资金交给中安民生后,中安民生按照年息4%到6%,每月固定向老人支付养老金。
根据与中安民生签订的合同,卢凤鸣老人在将自己的房子300万抵押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2500元。
北京市民 卢凤鸣:我觉得挺好的,它到那一天就把利息打给我了。
为了让老人们深信不疑,中安民生还安排老人与北京鼎驰汇鑫投资担保公司签订了一份担保合同。
北京市民 王小群:但我们在事后才知道,这个保险公司就是纯粹一个空壳公司。
为了吸引老人前来投资,中安民生时常组织各种大型宣讲活动,有时规模达到上千人
北京中安民生公司法定代表人 李某某:昌平、海淀、怀柔、通州、平谷、河北燕郊开设八家相同规模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养老服务基本辐射北京。
在宣讲时,中安民生告诉老人“以房养老”抵押可以随时退出。
北京市民 卢凤鸣:你如果不想做了,半年就可以解押,或者你要卖房了,你要干什么了,你可以提前两个月到三个月告诉他,然后他就给你解押。
假借国家部委名义 欺骗老年人
老人们讲,他们之所以相信北京中安民生的这个以房养老项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安民生在各种宣传中借用了国家的“以房养老”政策,打着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的名义,对他们实施了欺骗。
北京市民 卢凤鸣:每一个大厅它都写着中国老年基金会,还有民政部,它有很多很多的大的噱头在前面,所以我们就相信了,也没去进一步考察,事情出来以后,我们才发现,很多他们是造假的。
直到贷款公司上门催债,老人们才意识到,他们是把房子抵押给各种小贷公司了。
贷款环节设套路 老人深陷困局
然而当放贷人把《房产抵押合同》拿出来时,他们发现,这份允许小贷公司将自己的房子进行折价变卖或拍卖的重要合同,自己手里竟然压根没有,但合同上确实有自己的签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北京市民 张玉兰:签合同的时候根本就不让看,然后都给你指定好,这个地方签字,这个地方签字,骑缝的地方都给你摆好,骑缝还要签字,都签完以后,就是觉得特别不舒服。
出事后老人们才醒悟过来,这些都是中安民生和贷款公司一起设计的"局"。中安民生要的是他们将房子抵押后的数百万款项,贷款公司要的是24%的高息和他们的房子。
北京市民 王小群:我们全是成了他们案板上的肉,我们进了钱,他们就分掉,进了钱他们就分掉。
房产抵押所得贷款交给中安民生后,老人6%的养老金收益,贷款公司24%的高息,根据合同约定都由中安民生承担,显然这样的资本骗局难以长久。
警方出手打击 涉案公司88人被刑拘
北京中安民生公司资金链断裂后,今年3月,感觉受骗的老人们开始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群众报案,北京海淀警方对此案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了88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正在对此案进一步侦办。
正规“以房养老”保险业务国内只有一家
在这里也提醒各位老人,国内经过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允许开展“以房养老”保险业务的,只有幸福人寿保险公司一家。“以房养老”是将房子直接抵押给保险公司,而不是抵押给各种各样的贷款公司。
涉及房产等重大财产投资处置时,不要有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尤其对熟人介绍,要抱有警惕。(央视记者 冀成海 赵迎晨 闫洪)
一诈骗团伙专向外来务工者收购身份证,每证给200元至500元“感谢费”,约定使用期限为3个月——【焦点】老乡来“借”身份证 背后却藏惊人骗局今年4月底,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在重庆落网。据警方透露:在吴谢宇潜逃的三年 ...
骗子盯上“银发市场” 养老“非吸案”连年高发温情攻势辅助花式骗局掏空老人钱袋子“我被骗了216万”“我被骗了160万”“我被骗了125万”……近日,长三角某市多位老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哭诉了被一家涉养老投资公司 ...
近日,高高鹿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称扫二维码就能免费赠送小礼品的推销员。高高鹿看到赠送的卡通杯子正是自己需要的,十分心动。她用手机扫描了推销员指定的二维码,填写了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回到家后,高高鹿却收到一条银 ...
谨防装修公司低价诱惑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公布,近期消费市场出现一些装修消费骗局,一些装修公司利用各种优惠折扣吸引消费者,短时间聚集大量装修预付款后携款跑路,给消费者带来巨大财产损失。2018年广东省消委会受理有关“ ...
继云集微店、达人店之后,花生日记也因涉嫌传销被处以大额罚单社交电商为何频触传销红线?日前,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广州花生日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传销(直销)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责令其改正传销的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