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江省关于印发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2016-10-27 11:40:17

文件名称:[浙江]浙江省关于印发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件编号:浙政办发〔2016〕128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十三五 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十三五 规划

作为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省份之一,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全球化配置,率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争当开放型经济强国建设的排头兵,是浙江发展的战略使命。为更好谋划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家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 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要求,浙江开放型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开放型经济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放型经济纵深推进,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更加协调。环杭州湾产业带地区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再上台阶,杭州、宁波城市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快,嘉兴接轨上海更加深入。湖州、绍兴外向型产业持续发展。温台沿海产业带地区,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以下简称民外合作)更加活跃,温州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步伐加快。金衢丽产业带地区开放型经济加快崛起,金华在全省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以省域四大都市区为龙头、开放平台为支点,沿海向内陆纵深推进的开放型经济空间格局更加协调。

货物贸易总量再上新台阶,贸易结构更趋优化。 十二五 期末,全省货物贸易年总额达到3474亿美元,其中出口2767亿美元, 十二五 期间年均分别增长6?5%和8?9%,成为全国第三大货物出口省。其中,民营企业和新兴市场出口增幅高于平均水平,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达到21?8%;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年出口285亿美元,跨境电商实现年出口额41亿美元。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十二五 期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717亿美元,比 十一五 期间增加210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136个,尤其是股权投资、投资基金、境外上市、融资租赁、创业投资和投资性公司等多种引资方式迅速发展。

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十二五 期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326亿美元。企业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步伐加快,海外并购更趋活跃,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境外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资源开发基地等领域不断拓展。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230亿美元。

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 期末,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442亿美元,年均增长17?2%,占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11?3%。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化、教育、咨询等为主的高附加值新兴领域占比大幅提高。出口市场分布趋于多元,欧美市场份额提高。

服务业开放逐步扩大,开放领域不断拓宽。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花旗、汇丰、渣打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相继进驻浙江。目前,全省已拥有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33家。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金融机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科技与人才合作不断深化,对外经贸人文交流进一步增强,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新兴服务产业和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夯实,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十二五 期间,新增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4个对台经贸合作区,舟山综合保税区、嘉兴综合保税区和金义综合保税区相继获批设立。 十二五 期末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和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的53?4%和44?1%。浙洽会、消博会、义博会、食品博览会、境外 浙江周 等国际展会平台影响力不断增强。

开放体制加快创新,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推进,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成效明显,成为全省出口增长主要动力之一, 义新欧 班列常态化运行。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经验已向全国推广。海宁启动第二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作用明显,覆盖全省主要进出口企业的浙江省外经贸运行调查监测系统更加完善。

对全省经济贡献增强,推动转型升级作用明显。外贸依存度50?3%。通过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方式,推动省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实现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不断适应国家市场中高端需求已成为浙江企业技术改造、技术研发的主要动力之一。外资质量、层次快速提升, 走出去 步伐不断加大,对实现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正面临新一轮经济调整周期的新技术、新规则、新矛盾。从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趋势看,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全球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和新机遇,科技进步正在重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达国家加快实施 再工业化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上升使我国经济面临 两面挤压 的风险加大,迫切要求我国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竞争新优势。从全球治理体系变化看,国际经贸规则正面临重大变化。美国加快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服务贸易协定(TISA)等多边协定,力图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我国正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遵从者向重要参与者转变,提出 一带一路 战略倡议和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大国博弈的系统性复杂性增强导致地区不稳定和国际政治关系不确定性增多。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跨国投资总体疲软,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明显减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十三五 前期贸易下行压力加大,传统贸易强国与新兴贸易大国争取国际市场份额和国际投资份额的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与 去全球化 抬头的矛盾加深。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国内面临新常态下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引领我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我国实施 一带一路 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布局自贸园区、深化体制改革、发展 互联网+ 和实施 中国制造2025 计划等带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的重大机遇。但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面临着传统增长动力减弱、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要素供应紧张、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以及周边省市激烈竞争等挑战,找短板、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

浙江开放发展面临五个重大转变。在发展趋势上,将进入双轮驱动、协同发展阶段,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双轮驱动的外贸格局加快形成,更加突出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双向投资驱动;在发展速度上,将进入新常态下的稳健增长区间;在发展重心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有效地惠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政策上,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改革创新,推动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发展路径上,强调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和创新驱动,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全方位开放、全要素配置。

综合判断, 十三五 时期仍然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体现为省内高能级国际化开放平台还比较少;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推动开放发展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外贸发展的后劲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品牌产品出口比重不高,服务贸易比重不高;高质量的外资企业和价值链高端企业比重不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不多;开放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开放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化;城市国际化、产业平台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我省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境界。

二、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新变化、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对接国家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自由贸易园区等重大战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经济国际化战略,着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加快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强省,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丰富内涵,全面发展。坚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全面深入的经济国际化战略,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推动开放空间由沿海向内陆拓展延伸,积极有序推进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全面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绿色环保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全方位、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开放,带动浙江经济社会大发展。

创新创优,率先发展。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构建公平开放发展环境,推动国际国内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创新国际进出口贸易和国际双向投资新模式、新平台,持续优化对外贸易和投资结构,提高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共赢开放,不断提升浙江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内外联动,协调发展。突出陆海内外联动,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格局,坚持内贸与外贸、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 走出去 与 引进来 、线上与线下协调发展,使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相互促进,妥善解决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自身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做到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三)主要目标。

开放型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开放型经济强省初步建成。

规模保持全国前列。外贸出口占全国比重增加, 十三五 期末服务贸易年进出口总额4500亿元; 十三五 期间累计实际吸收外资5000亿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500亿元。

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比重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自有品牌出口比重提升3?2个百分点。世界500强、行业领军外资企业项目比重进一步提高。企业运用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先进制造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力争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海外布局业内领先、总部设在浙江、国际形象良好,进入商务部中国非金融类跨国公司100强、国际承包商(ENR)250强、跨国经营指数领先的本土民营跨国公司。

体制机制新优势初步形成。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取得重大突破,新型贸易方式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进一步健全,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

开放布局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利用外资比重提高,海关特殊监管区对全省开放型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打造全国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对台经贸合作区建设水平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华 义乌四大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省域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建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杭州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初步建成,宁波舟山港国际大港地位进一步凸现,综合辐射功能不断拓展,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浙江本土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

专栏1 十三五 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数额(亿美元)比重数额(亿元)比重进出口总额34748?8%--- 8?8%出口276712?2%--- 12?2%进口7084?2%--- 4?2%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21?8%---25%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43?6%---45%服务贸易进出口44211?3%450010%(年均增幅)实际吸收外资170〔717〕〔5000〕---对外直接投资额140〔326〕〔2500〕---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63〔229〕〔2000〕---注:(1)〔〕内数据为5年累计数。

(2)进出口、出口、进口比重为占全国的比重。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为占全省外贸的比重。

三、主要任务与重点举措

(一)加快完善对外开放新布局。

充分发挥国际海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的门户和枢纽作用,高水平构筑义甬舟、沿海两大开放通道,建设宁波 舟山、杭州、金华 义乌、温州等四大开放战略高地,推动沿海地区与浙中、浙西南地区联动开放发展,在开放合作中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全面构建浙江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

1.加快构建义甬舟和沿海两大开放通道。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以宁波 舟山、金华 义乌为枢纽,以金甬舟铁路、金台铁路等交通干线为纽带,联通 海上丝绸之路 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绍兴、台州、衢州、丽水等周边地区,加强沿线海陆空口岸一体化和海铁联运等集疏运体系建设,联动推进舟山、宁波、嘉兴、金义等综合保税区建设,提升宁波北仑、大榭、金华、衢州、丽水等开发区发展水平,打造沿海和内陆开放、对外和对内开放统筹联动的开放大通道。

构建沿海开放大通道。深入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战略,统筹沿海港口、海湾、海岛资源,协同推进全省港口整合。整合提升舟山、宁波、杭州、嘉兴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和杭州、宁波北仑、大榭、温州、绍兴袍江、柯桥、嘉兴、湖州等开发区,高水平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对外科技合作走廊、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新材料科技城、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兴科技城、温州浙南科技城等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主动对接 一带一路 和上海、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继续走在全国沿海开放的前列。

2.着力建设四大开放战略高地。打造以宁波 舟山为核心,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海上门户。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港口经济圈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充分发挥省海港集团大平台作用,推动宁波、舟山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争取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组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港口合作组织。强化国际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等开放功能,打造宁波舟山港世界级强港,提升宁波栎社国际空港,推进舟山航空口岸开放和波音项目建设,成为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以舟山群岛新区以及宁波江北、镇海、北仑、鄞州等相关区域为主体,着力完善大宗商品及集装箱中转运输体系,深入推进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江海联运集疏运网络,加快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民营绿色石化基地和国际航空产业园。

专栏2 十三五 时期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序号重大平台主要内容1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以宁波 舟山、金华 义乌为枢纽,以金甬舟铁路、金台铁路等交通干线为纽带,联通 海上丝绸之路 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绍兴、台州、衢州、丽水等周边地区,加强沿线海陆空口岸一体化和海铁联运等集疏运体系建设,联动推进舟山、宁波、金义、嘉兴等综合保税区建设,提升宁波北仑、大榭、金华、义乌、衢州等开发区发展水平,打造沿海和内陆开放、对外和对内开放统筹联动的开放大通道。2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宁波舟山港,整合各海关特殊监管区,争取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统筹建设大宗商品储备加工基地,加快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民营绿色石化基地和国际航空产业园。3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促进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全面开放,推进 义新欧 国际班列线路扩展延伸,探索与新疆合作共建国际陆港,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化陆港城市。4温台沿海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谋划建设若干民外合作产业发展大平台。5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着力打造以水水中转为特色的铁矿石、石油及制品、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和集装箱中转运输体系,打造国家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基地,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构筑以杭州为龙头的 网上丝绸之路 战略枢纽。加快推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融合发展,发挥两区叠加效应,支持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联动金华等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开发和运营中心、跨境网上结算和金融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商海外物流体系建设。强化杭州、宁波等枢纽骨干机场的航空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创建杭州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支持航空物流等临空产业发展,推进杭州空港免税购物口岸建设,加快联动金华等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开发和运营中心、跨境网上结算和金融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海外物流体系建设。

打造以金华 义乌为重点,连接 一带一路 的战略支点。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提升义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水平,强化国际陆港枢纽功能,加强义乌航空口岸、金华 义乌陆路口岸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建设金义都市新区等开放平台,加快推进金义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和招商,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试点,着力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化陆港城市。

创建以温台为龙头的民企民资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先行区。加快建设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温台沿海区域布局建设若干民外合作产业发展大平台,积极开展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创新民外合作模式,争当民企民资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的开路先锋。

专栏3海关特殊监管区

序号重大平台主要内容1杭州出口加工区重点建设全国一流的贸易销售、检测维修、研发中心,大力发展电商物流。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模式。2宁波保税区重点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端制造中心,建设以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和物流分拨基地,推动产业能级从初级集聚向高端集群升级。3宁波出口加工区深化区港联动,建设港口经济圈服务功能创新示范区。强化跨区合作,打造浙江双向开放大通道的主体功能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争创全国 互联网+国际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区 。4慈溪出口加工区依托宁波杭州湾新区主导产业,着重发展汽车零部件、航空器材的进出口配送项目。引进消费品国际采购及出口集拼项目。开发建设工业原材料和国际高端消费品的进口展示分销中心项目。5嘉兴综合保税区重点建设全国一流的加工制造中心,接轨上海自贸区,依托黄金水道融入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着重加大与内陆省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下游产业链条的联动发展。6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围绕打造千亿级国际贸易岛,努力成为联通海内外的重要贸易节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重点建设大宗商品、工业品B2B和B2C两种模式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7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舟山港口资源、区位条件以及海洋产业优势,建设保税燃料油供应中心;以日用消费品、冷链、海洋装备以及大宗商品进口贸易为重点,提升进口商品仓储、加工、展示、交易及配送能力。8金义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国内首个以跨境电子商务为特色,汇集商品进出口贸易、 互联网+ 、跨境电子商务、创新技术服务和高端加工制造业为一体的辐射浙闽皖赣四省九市地区的智慧物流枢纽节点,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3.大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四大都市区核心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以打造优良的国际化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文化服务环境为重点,提升核心城市国际化高端服务配套水平,吸引更多有影响的外籍人士来浙江居留。杭州都市区重点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优势,以发挥后G20峰会效应和筹备2022年亚运会等为契机,强化科技、文化、会展、信息、金融、旅游等国际化功能,积极引进国际性机构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着力打造杭州国际信息经济引领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中心、旅游休闲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影响力。宁波都市区重点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国际制造业创新中心、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和港航物流中心,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温州都市区要发挥海外温商优势,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建成国家重要枢纽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 义乌都市区,以金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建设为契机,率先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 一带一路 重要节点城市。在总部基地和特色小镇建设中,积极引入国际投资和管理机构。

完善省域中心城市国际化功能。嘉兴要加快与上海经济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浙沪创新发展、产城合作先行区,全面推进与上海在基础设施、要素市场、产业平台、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互联互融。以办好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契机,加快建设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推进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和核电特色小镇国际化发展。湖州要加快建设国际健康养生和乡村旅游基地,打造德清地理信息特色小镇国际品牌,着力打造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绍兴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具有国际特色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台州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加快建设国际智造名城和海上丝路港城。舟山要加快融入宁波都市经济圈,着力建设世界著名的国际性枢纽港和国际旅游岛。衢州要建设国际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丽水要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建设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城市。

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主动接轨上海,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争取上海自贸区和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延伸覆盖,积极对接上海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持湖州、嘉兴等地区共建产城融合平台。推动浙闽赣皖四省九市协同发展,加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融合,合力打造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

(二)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促进外贸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形成以渠道、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1.继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升浙货的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通过展会、品牌、电子商务等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力争扩大出口市场份额。实施展会拓市场工程,加强与国际知名展览企业的合作,着力组织好传统市场和 一带一路 沿线重点市场国际性展会,提高 一带一路 沿线国际市场出口比重,提升浙洽会、义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等省内重大展会质量。全面实施品质浙货行销天下工程,做好省级出口名牌培育和出口精品筛选工作,建立浙江出口名牌精品库和编制名特优出口产品目录,支持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备案,促进质量创新和标准创新,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贸企业和浙货品牌,打响 浙江制造 区域品牌,扩大品质浙货的国际影响力,名特优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30%以上。积极实施 互联网+外贸 工程,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境外业务。

2.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入推进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广工程,在条件成熟市县复制推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进专业市场内外贸一体化,进一步放大试点效应。进一步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联盟,推动进出口环节相关部门创新业务监管模式,完善企业分级管理办法,建立便捷高效的企业通关环境,全面实施 单一窗口 和通关一体化,提高出口退税、检验检疫、融资服务等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创新优势,全面提高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全要素生产效率。继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

专栏4 十三五 时期对外贸易重大改革事项

序号重大工程主要内容1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广工程深化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条件成熟市县复制推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2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行通关、出口退税、检验检疫、融资服务等便利化措施。3.持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做强一般贸易,提高纺织、服装、轻工、机电等传统优势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支持汽车、船舶、生物医药、轨道交通、通信、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力培育大型成套设备等新的拳头出口产品,推动出口迈向中高端。做大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深化加工贸易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提高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工贸易,推动先进制造企业和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示范企业建设。优化出口企业结构,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出口龙头企业。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产品、节能降耗环保产品、适应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进口,支持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企业开展进口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加强进口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互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进口综合效益。发展绿色贸易,严格控制 两高一资 产品出口。

4.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开展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县3年培育工作,打造10个具有参与全球行业产品标准制订权和自主定价权的特色产业和企业集群,以点带面,在全省形成示范引领、集聚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氛围。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拓市场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和装备制造业出口有机融合,推动我省工程承包企业转型为综合承包服务商,推动机电装备出口企业转型为系统集成商,扎实推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工程、大项目,实现市场分布、行业领域新突破,通过境外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产品出口。加快境外营销网络布局,加强境外服务机构建设,支持内外贸结合市场、外贸龙头企业等在境外建立海外仓、境外展示中心、分拨中心、零售网点、售后服务中心等各类境外机构,力争每年新设境外营销网络500家,着力构建行销全球的浙货销售网络体系。支持企业进入境外连锁超市、百货商场、奥特莱斯(outlets)等中高端零售渠道,推动浙江境外商品城转型升级。

5.着力强化进出口平台建设。整合提升现有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科技兴贸基地,巩固一批以特色块状经济为依托的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出口平台。重点依托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宁波保税港区、金义综合保税区、杭州保税物流中心、温州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划建设一批进口商品直销基地,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平台。重点支持舟山、宁波、嘉善、义乌等地建设大宗商品和生产资料等进口交易平台。

专栏5重点进出口平台

序号重点平台主要内容1打造重点出口平台着力打造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基地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打造进口贸易促进平台重点建设两大进口贸易促进平台,包括浙江(舟山)进口商品基地、义乌进口商品交易区。支持舟山、宁波、嘉兴、金华(义乌)、温州等地加快建设保税区域、场所。3优化进口贸易平台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鼓励企业以保税仓储的方式进口能源资源产品,充分发挥浙江港口优势,增强进口商品集散功能与贸易功能,做大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4商品与服务会展平台办好240个对外贸易重大展会,包括 一带一路 沿线10大重点国际性展会和60个一般性展会、8个服贸境外自办展、12个服贸境外对接活动、戛纳国际电视节等境内外展会。(三)全面提高利用外资新水平。

积极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新体制,进一步扩大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推动民外合作,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促进利用外资规模稳中有升,质量效益迈上新水平。

1.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营造规范的制度环境和稳定的市场环境。分层次、有重点放开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有机融合,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强安全审查和风险防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和外商投资信息公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平台作用,形成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监管协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外商投资全程监管体系。完善外国投资者信用管理机制,建立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联系协调机制,做好外商投资精准服务工作,完善外国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

2.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重点引导外资投向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级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提高现代物流、职业教育、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及现代农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引进世界500强等知名跨国企业。引导外资向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集聚,支持外资在金衢丽产业带发展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产业,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区域布局。加大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生物医疗等领域引资力度,吸引港澳台金融、贸易、航运等优质投资,巩固与扩大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引资规模。充分挖掘海外侨资侨智资源,促进海外浙商回归。做强浙洽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招商引资平台,加强驻外商务机构服务中心建设,举办针对性强的产业洽谈、项目对接等活动,加强中介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招引一批 大好高 外资项目。

专栏6提升外资质量水平重大工程

序号重大工程主要内容1区域形象塑造工程加强全省整体投资环境塑造与宣传,委托专业机构策划宣传营销方案并组织实施,在重点引资国家和地区加大宣传力度,选择国际知名媒体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突出我省投资环境与其他区域的差异与特色。2外资质量提升工程以世界500强和我省重点发展产业相关的跨国公司为重点,引进优质外资项目,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3投资平台培育工程树立品牌理念,精心打造浙洽会等境内外经贸合作平台,加大与专业机构合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逐步培育引进外资的展会品牌、区域品牌、国别品牌。4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工程推动更多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浙江外商投资企业新发展、新境界、新高度。5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工程提升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水平,举办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服务年活动,提供精准服务、优质服务、专业服务。完善政企联动、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综合协调的工作机制。6外资区域协调发展工程大力营造浙中、浙南地区利用外资良好工作氛围,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夯实外资工作的基础。推动南北利用外资的工作协作和产业转移的区域合作,切实引导外资在浙中、浙南地区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7外资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培训、教育等措施不断提高外资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外企高管、商务顾问、招商代表、海外浙江人、海外知名人士等的引资桥梁作用。通过与相关高等院校的合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3.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升绿地投资集约化水平,鼓励在浙外资企业以增资方式扩大投资,合理引导跨国并购和股权投资。大力引进一批外资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打造若干国际化的基金小镇。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融资租赁等方式参与浙江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高效利用国际贷款,鼓励外资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租赁等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引导民外合资合作,探索民营企业以海外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和风险资金等方式与外商合资合作,支持省内上市公司与海外跨国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四)增强企业跨国经营新能力。

主动对接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发挥民营企业率先 走出去 的优势,推进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

1.鼓励企业开发海外战略资源。支持有实力的浙江企业参与东盟、中亚、西亚等油气资源开发,争取油气进出口权。支持扩大与东南亚、澳洲、拉美等地在铁、铬、钾盐及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开发,建立一批境外矿产资源供应基地。建设一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农林渔合作开发基地。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地区在大豆、小麦、棉花等种植、加工领域合作,推进与东南亚国家在橡胶、大米、木薯等种植加工业领域的合作。在伊朗、吉布提、安哥拉、秘鲁等地建设若干远洋渔业基地。

2.加快推动优势产能高水平海外布局。积极扩大国际装备制造合作,发挥核电、高铁等产业优势,参与国际核电基地和高速铁路建设。对接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消费需求,围绕我省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和企业,统筹谋划产业升级和有序转移,实现省内境外联动发展,支持实施一批电力、水泥、玻璃、纺织、光伏、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等产业投资项目,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承揽附加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深度开发 贷款换资源 工程+融资 工程+投资 等特色模式,引导对外承包工程由工程建设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支持企业抱团合作,加强联盟拓市,带动浙江装备制造、技术标准、服务等出口。 十三五 期间,实现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累计2000亿元以上。

专栏7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部省协同重大项目

序号重大项目主要内容1推进 一带一路 重大建设项目红狮集团在印尼班图、尼泊尔蓝毗尼、缅甸曼德勒等3个水泥生产项目;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的纺织项目;巨石集团在埃及的玻璃纤维项目;年产60万吨镍铁冶炼项目(印尼苏拉威西省青山工业园);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文莱年加工800万吨石油炼化项目;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尼等地热资源利用项目;浙江雅高股份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的大米种植项目;中策尼日利亚工业园、百隆东方越南产业园等境外生产制造基地;贝宁中心等境外营销基地建设、阿联酋中国建材城等境外营销基地建设等;嘉兴福莱特越南光伏玻璃生产项目; 义新欧 中欧班列建设。2推进对外承包工程重大项目阿尔及利亚公共商品房建设项目、阿布兹乌住房建设项目、布度阿乌住房建设项目、巴拉基住房建设项目等; 一带一路 的互联互通项目。3.大力培育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依托浙江龙头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雄厚实力,大力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全球范围广泛建立技术、品牌、销售网络和战略资源渠道,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建立国际化生产基地、研发设计基地、海外孵化器,拓展海外分支机构,提高海外雇员比例,增加海外销售收入,提升跨国公司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本土功能总部为主的全球产业链,引导企业将高端产业环节回归浙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民营跨国公司。

4.支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以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主要节点城市和港口为重点,推动浙江企业依托大型投资项目在境外布局建设一批经贸合作区。巩固发展泰中罗勇、越南龙江、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等国家级境外园区,支持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塞尔维亚贝尔麦克商贸物流园等省级园区提升创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新设墨西哥等园区,推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共建一批科技园。在境外建设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实现境内外联动。

专栏8重点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序号重大项目主要内容1泰中罗勇园区泰中罗勇工业园是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位于泰国东部海岸、靠近泰国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总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包括一般工业区、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主要吸引汽配、机械、家电等中国企业入园设厂。2越南龙江工业园三期项目越南龙江工业园位于越南西南部的前江省新福县,园区所依托的胡志明市是传统的国际货物运输港口城市,货物海运通达全球。越南龙江工业园是由前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越南前江省投资的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05亿美元,占地600公顷,其中包括工业区540公顷和住宅服务区60公顷。园区已于2008年5月正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越南龙江工业园入园企业的产业规划主要集中在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建材化工3个领域。3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园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是2006年经商务部批准建设的8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位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市麦莱奥区(原苏联时期的西部工业区)市政大街5号。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设有生产加工区、商务区、物流仓储区和生活服务区,计划引进60家国内企业,总投资20亿元。4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成立于2009年3月,园区占地37公顷,为首个由中国民营企业直接在乌投资的大型项目,2013年列为吉扎克工业园锡尔河分园,共有瓷砖、皮革、制鞋、手机、肠衣、水龙头阀门、宠物食品生产7个项目。5塞尔维亚贝尔麦克商贸物流园塞尔维亚贝尔麦克商贸物流园坐落于巴尔干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贝尔格莱德,由温州外贸工业品有限公司收购塞尔维亚迪普隆有限公司51%股权设立,是全国唯一的境外物流园。该项目由温州外贸工业品有限公司主导投资,项目总投资9500万美元,建成后将形成对东南欧地区较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项目采用 一区多园 的发展模式,园区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所需的建材类产品为主,结合O2O电子商务模式,为国内厂家和跨境贸易电商提供保税仓储、物流配送、线下体验、商品展示、售后等服务。6墨西哥华富山工业园墨西哥华富山工业园是华立集团继泰中罗勇工业园之后开发的第二个以中国企业产业转移为主要定位的海外工业园,位于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市郊的萨利纳斯维多利亚市,总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占地不少于4平方公里,后期还将配套开发商业、服务等设施。除了作为该园区主要开发商,华立集团与富通集团还决定把自身优势产业率先入驻墨西哥华富山工业园,作为开拓北美及拉美市场的区域平台。(五)加快推进服务贸易新发展。

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加大市场拓展和平台建设力度,打响 浙江服务 品牌,推进服务贸易扩量提质,带动浙江服务业转型升级。

1.拓展服务贸易市场。积极组织服务贸易企业参加境内外优质展会和专业对接会。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国际交流合作,搭建线下对接平台,重点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举办一批服务贸易境外自办展和对接活动。组织参加境内外展会150个以上,重点组织好戛纳国际电视节等重点展会。推进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努力培育和完善文化、服务外包、教育等线上对接交易平台建设,完善线上交易平台功能,带动新增全省服务贸易超过30亿元。

2.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巩固扩大国际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出口,着力形成服务外包、文化、海事、教育、中医药、知识产权、创意设计、技术等服务新优势,提高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比重。进一步打响 浙江服务,服务全球 。培育一批服务贸易领域的品牌企业。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服务贸易模式创新。优化服务贸易进口结构,通过扩大先进服务、先进技术进口带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

3.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努力实现新提升,释放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产业集聚,努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在岸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建设,注重在岸外包与离岸外包协调发展。注重实施在岸服务外包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提高行业水平。推进文化服务贸易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努力扩大文化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文化贸易的软实力。积极指导推进杭州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专栏9服务贸易改革试点城市创新工作

序号重大工程主要内容1打造服务贸易试点城市努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2打造文化服务贸易试点城市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努力扩大文化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文化贸易的软实力。3打造在岸服务外包试点城市注重在岸外包与离岸外包协调发展,发挥相互促进作用,实施在岸服务外包标准化战略。4.完善服务贸易支撑体系。培育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基地、离岸服务外包综合示范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特色示范园区、在岸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文化出口基地等5类基地园区,努力夯实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发挥好人才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发挥好全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的平台作用,抓好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在境内外举办各类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一批服务贸易各类人才。

专栏10服务贸易发展重点工程

序号重大工程主要内容1服务贸易品牌建设工程进一步打响 浙江服务 品牌,整体推进 浙江服务,服务全球 宣传推广。培育一批服务贸易领域的品牌企业。制定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认定一批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浙江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动建立全省梯度服务贸易品牌企业认定培育体系。积极推动浙江服务品牌走出去。重点项目:培育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00家、重点项目100个。2服务贸易产业体系培育工程实施好3个试点城市的服务贸易改革创新工作。在 十三五 期间,服务贸易改革创新工作上新台阶,实施好服务贸易、文化服务、在岸服务外包试点城市改革创新工作,在释放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探索建立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3服务贸易园区基地培育工程培育好服务贸易的5类产业基地园区。结合浙江实际,积极培育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基地、离岸服务外包综合示范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特色示范园区、在岸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文化出口基地等5类基地园区,努力夯实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力争在 十三五 期末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占全省总额的50%,文化出口基地的文化服务出口额超过全省总额的30%,计划建设培育服贸5类园区基地200个。4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程发挥好人才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发挥好全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的平台作用,抓好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在境内外举办各类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一批服务贸易各类人才。抓好2个中高端人才培训项目,培训1万人次。5服务贸易统计分析体系建设工程为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全省服务贸易的真实运行情况,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切实增加入库企业,力求统计数据更加全面和准确。在各市建立服务贸易监测点的基础上,推进各行业监测点建设,到2020年建成5 6个行业监测点。建立一支较为稳定、业务素质较好的统计队伍,并加强对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园区和企业的统计监测培训。选择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推进月报制度。争取到2020年全省1/3县(市、区)实行服务贸易月报制度。6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工程完善省级扶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在出口信用保险上不断加大对服务贸易出口的支持范围、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的创新,在服务外包、文化服务、教育服务、海事服务等领域,探索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新途径。(六)构建国际电子商务新格局。

积极推动全球电子商务规则制定,加强国际交流和互动,推进电子商务领域多边合作,确立我省在全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建成具有战略地位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1.全面提高电商产业发展水平。巩固现有网络零售平台优势,提升发展企业间电商平台,创新发展服务领域电商平台。加强电子商务园区的服务功能建设,培育专业化的园区运营企业,推进电子商务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推动各地建设一批电商小镇,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化电商小村,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升级。做强做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企业在浙江设立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和配送基地。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多层级、全覆盖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做大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全面打通面向境外消费终端的浙货营销渠道,提升自主品牌的网上销售比重,加快发展大宗物流方式的跨境电商备货出口业务。规范发展直邮进口,积极发展保税备货进口。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在境外投资生产,努力构建品牌和销售渠道在浙江、制造环节在境外的外贸发展新格局。创新和完善跨境电商管理体制机制。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积极推进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创建浙江(义乌)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物流。建设全省跨境电商物流信息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

3.加快电商服务国际化进程。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鼓励电子商务平台联合电商服务企业共同拓展国际业务,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一站式电商服务,积极推动电子商务 走出去 。在境外逐步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不断输出浙江的电商服务模式和标准。结合 一带一路 战略,与沿线国家(地区)建立国际性电商行业组织,加强区域间电商合作。推动专业电商平台进一步升级,完善国际支付、配送等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商平台。

4.提升国际电商话语权。积极参与国家或相关国际组织发起开展的双边、多边、区域电子商务规制的谈判和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全球电商规则标准、发展机制和政策的制定,推动跨境电商的 浙江标准 中国标准 输出。深化浙江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跨境电商发展中的作用,扩大跨境电商业务范围。

专栏11跨境电商升级行动重点工程

序号重大工程主要内容1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培育试点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在全省范围培育100家左右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为我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境内产品上线、报关报检、结汇退税等服务及境外相关服务。2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按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做好对杭州、宁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并将成功经验向全省推广。3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行动发挥浙江产业集群优势,选择一批在境外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同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推动浙江生产企业直接开设网店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发展 电商平台+产业集群+电商服务商 的模式。4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建设依托大数据对海外市场的监测,在跨境电子商务重点目标市场设立智能化的公共海外仓,在全球进行货运航线、公共仓储等布点;加强与一批优质的省外海外仓合作。鼓励发展跨境电商专线,为浙江跨境销售提供低成本的国际物流服务。5建设跨境电商国家监测中心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国家监测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努力建成覆盖全国的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监测网络。6建设境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结合 一带一路 和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以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逐步在境外设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数量争取达到20个。7开展涉侨电商和对台电商试点选择具有华侨资源优势的县(市)和对台具有区位优势的县(市),探索涉侨和对台的电子商务发展。8举办国际性电商会议主动发起组建全球性的电子商务行业组织,争取秘书处设在浙江;举办全球性电子商务活动。9推行电商标准国际化加快制定电子商务行业标准,争取发布地方标准50个,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电子商务标准20个、国际标准10个。(七)拓展服务领域开放新空间。

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与人才合作,深化对外经贸人文交流,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对外开放。

1.率先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浙江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助推本土企业国际化发展。鼓励省内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创新开展供应链融资、海外并购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国际金融业务,加强互联网金融国际合作,推动证券、基金、期货经纪商国际合作。加快完善与跨境电子商务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在线跨境支付、在线保险服务、在线融资贷款、在线退税服务等业务发展。重点以金融小镇为依托,加强与国际知名创投基金、投资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强化科技金融国际合作机制。依托温州市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平台,积极复制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推动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集中运营管理、跨境人民币结算、外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等改革,争取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等相关试点。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浙江股权交易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在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中,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资源。

2.深化国际科技与人才合作。依托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嘉兴科技城、舟山海洋科学城等战略平台,争取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创新体系试点。放大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溢出效应,支持宁波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率先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和专利交易平台,提升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水平,建立国际技术交易数据库。布局和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支持企业开展商标和专利的国外注册保护,进入国际技术联盟、标准论坛及专利联盟,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和国内技术标准海外推广,获得相关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认证。加大引进国际重要科研机构力度,着力推进与美国、加拿大、芬兰、以色列、葡萄牙和捷克等国的联合产业研发。加强海洋科技、海洋渔业、海水养殖等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建设好中泰海洋技术联合实验室。创新人才国际化促进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及本土企业家培训,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浙江创业,建好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推动高端人才往来签证便利化,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便利制度。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中介机构,引进一批国际化高端创新人才。

专栏12知识产权促进国际竞争力提升工程

序号重大工程主要内容1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力争到2020年,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和登记数量大幅增长,进入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和全球知名品牌前列的企业明显增加。2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保护和维权援助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保护和维权援助工作,建设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体系和专家库,鼓励并引导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联盟,搭建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机构交流平台。3.深化对外经贸人文交流。着力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会展品牌。筹划和办好亚运会赛事、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吸引一批国际组织落户浙江,推进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会址建设。加强政府层面对外交流合作,深化省州合作和地方友城合作,积极拓展一批国际友城。

建设一批国际化旅游区。打造若干具有浙江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积极引进世界知名旅游企业,推动国际邮轮旅游。积极拓展国际航线,争取宁波、温州、义乌国际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吸引国际旅游团队经我省往返中转出入境。

积极参与国家组织实施的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打响浙江文化品牌,加大与境外媒体合作宣传浙江力度,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

大力推动国际合作办学,支持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海宁)、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建设,推动省内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特色中小学结好交流以及教师境外访学培训,加强学生境外交流和培训,着力培育10家以上国际化特色高校,建好一批中小学国际结对学校。

实施医疗服务国际化行动计划,积极引进一批国际医疗机构,推动省内医院加大国际合作办医力度。开展国际养老合作,引进国外成熟养老模式和养老运营管理机构,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专栏13教育国际化重大工程

序号重大工程主要内容1高校教师境外访学培训工程以国家公派方式,每年公派一批高校中青年优秀教师进行6至12个月的出国(境)访学。提高浙江高校教师运用外语执教的能力,开设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境外高级研修班,每年选送一批教师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培训。2高校学生境外交流培训提升计划着眼于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每年资助一批优秀本科学生和研究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为期1学期或1学年的专业学习。3千校结好提升工程按照深化交流、突出特色的要求,每年重点资助100所千校结好特色学校开展境外交流活动,力争在全省培育出一批与国外结对学校交流效果好、交流质量高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特色学校在中小学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4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筛选10所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高校,以国际化课程打造、国际化师资培养为重点,开展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八)加快提升开放平台新能级。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推动开发区整合提升、创新发展;建设一批外向型产业集群,创建国际产业合作园,新设一批开放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1.推动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推进开发区分类整合,按照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原则进行空间整合和体制融合。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条件具备的工业园区转为经济开发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内设高新园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等平台,实现功能叠加。优化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实现低碳循环发展,提升产业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城融合。深化与港澳台合作,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支持海峡两岸(嘉善)经贸合作区建设,提升舟山普陀、象山、苍南、玉环等浙台经贸合作区发展水平,推动有条件的浙台经贸合作区升级为国家级经贸合作区。

2.培育外向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接 中国制造2025 战略,在出口份额较大、产业集群基础好的开发区,加大外贸出口、国际产能精准合作、跨境并购的扶持力度,形成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集聚优势、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链优势、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资源共享的市场网络优势,重点在我省开发区等区域培育一批外向度高、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主要包括:杭州(服务外包、生物医药)、宁波(港口物流、跨境电子商务)、温州(光伏、风电装备)、湖州(环保装备、电梯电机)、嘉兴(智慧产业、互联网)、绍兴(环保装备、领带服装)、金华(新能源汽车、总部经济)、衢州(空气动力机械、高档特种纸)、舟山(高端船配、船舶与海洋工程)、台州(机械模具、汽摩配)、丽水(五金制造、历史经典产业)等。

3.创建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以开发区等平台为依托,积极探索跨国联合、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双边合作开发机制,打造一批主体功能突出、外资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国际产业合作园,重点推进中意(宁波)生态园、中澳(舟山)现代产业园、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温州)韩国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支持开发区、高新区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合作建设国际创新园和孵化器。

专栏14国际产业合作园区

序号重大项目主要内容1新加坡杭州科技园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占地48公顷,是新加坡腾飞集团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杭州第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科技园区。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80万平方米,可容纳3万至5万名业务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外包和研发等新兴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员。2浙江中瑞(萧山)产业合作园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核心区块,规划建设总面积2?2平方公里。目前,已有入驻的瑞士企业6家,包括瑞士ABB集团投资850万美元设立的杭州盈控自动化有限公司、总投资16700万美元的奥伯尼工程纺织品(杭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园区预计启动建设3年后,入驻企业达到50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5家,引进外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15人,产值规模超20亿元,税收2亿元。3宁波北欧工业园目前园区总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约合435亩),拥有定制厂房14?5万平方米、高端办公楼3?5万平方米,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最具特色、最高端的工业园区之一。4中意(宁波)生态园位于余姚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城,建设规模为40平方公里,分两个阶段建设:近期到2020年,远期到2030年。5温州韩国产业园位于温州东部交通枢纽核心,规划建设以韩国产业园为重点的重大产业平台,优先布局韩国产业投资合作项目。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时尚产业、商贸物流、生命健康等领域与韩国产业开展全面合作,总投资近130亿元。园区正在引进和启动一批时尚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龙头项目,已引进韩国时尚新天地、医乐园项目。未来,园区将建设成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为配套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园区。6中澳(舟山)现代产业园主要布局在舟山金塘岛北部围垦区,区域范围将不少于10000亩,产业园总投资不低于100亿元,打造高端动物蛋白、粮油、水产品进境加工园区和铁矿石、煤炭等大宗生产资料加工、交易中心,配套发展金融、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其中,高端动物蛋白进境加工园区将依托金塘口岸,在金塘岛建设 三区三平台 。在中澳自贸协定基础上,充分发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7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位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规模约4平方公里,一期启动区块约300亩。按照产业兼容、互为依托、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园区初步规划布局3个先进制造业功能区和1个综合服务功能区。重点发展高端(精密)机械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同时,协同发展以科技服务业为重点和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 3+1 产业格局。8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一期)位于嘉善县。规划中的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分两期,一期1300亩由产业园区、工业旅游区、荷兰文化风情区等组成。世界500强喜力啤酒已入驻,且将打造其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二期约3500亩由工业智造和荷兰贸易区等模块组成,为下一步引进更多的荷兰优势产业项目提供发展用地。未来将拟引进喜力啤酒博物馆,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 Heineken Experience 为样板,打造喜力全球第二个啤酒博物馆。9浙江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落户日资企业75家,其中日商独资67家,包括日本电产集团旗下14家企业。中日产业合作园将延伸光机电和生物医药(食品)两大新兴产业链,努力把中日产业合作园打造成为浙北 金名片 。10浙江中法(海盐)产业合作园结合海盐经济开发区发展特点,依托与已落户海盐的法国知名企业如世界500强法国阿海珐、法国施耐德、法中电力协会等的友好关系,打造一个与周边开发区错位发展的浙江中法(海盐)产业合作园。产业园规划控制面积约869亩,重点将引进法国地区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高端设备制造产业。未来,海盐将把产业园发展成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的国际示范区,为海盐城镇化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11漕河泾海宁分区国际合作园位于海宁经济开发区北区块,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开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海宁分区定位于新兴技术产业园区,致力于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12浙江中德(长兴)产业合作园位于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产业定位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制药业等德国四大支柱产业。结合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和电器制造为产业发展方向。力争引进主导产业的德资企业不少于15家,5年内引进德资企业30家。13浙江中美(湖州)产业合作园按照 一中心两基地 开展布局,即形成以南太湖科创中心为科技引领,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拓展的总体格局。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力争引进世界500强美国项目1个以上,引进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龙头项目3个以上,累计集聚美国企业超过25家。14浙江中韩(衢州)国际产业合作园位于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片区,总规划面积约3000亩,计划总投资12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集聚以韩国晓星集团为龙头的韩国企业群,将建成一个以化工新材料、化纤、含氟化学品、膜材料、重工装备等产业为主导,具有韩国风情的餐饮娱乐、美容医院、科研中心、人才公寓、培训机构等配套齐全的现代产业合作园区。15中欧(金华)生态工业园规划面积5?93平方公里,其中高端制造区1?62平方公里、创新研发区4?31平方公里,具体安排高端装备制造、科创设计研发、科技成果孵化、产城融合配套等功能。充分利用欧洲特别是德国产业技术优势和综合保税区功能政策优势,有效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集聚各类高端生产要素,着力打造浙江中西部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引领、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16浙江中韩(湖州)国际产业合作园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28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中国美妆产业集聚中心。4.推进口岸开放和功能完善。积极推动口岸相关部门简政放权与信息公开,切实改进口岸现场通关服务,清理规范口岸收费,全面推进通关无纸化作业,全面推进口岸监管一体化,提升口岸服务整体水平。注重整合利用口岸监管设施资源,加快推进 单一窗口 建设,全面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口岸监管经验,积极争取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延伸覆盖嵊泗小洋山区块。

5.构建重点国家省州经贸合作平台。依托商务部重点国家省州经贸合作机制,结合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以推动贸易投资项目化、具体化合作为重点,构建与G20成员国、 一带一路 沿线重点国家、重点省州之间的经贸合作平台。推进与我省已有的友好省州的经贸合作,主动寻找与我省经济发展有较大互补性的省州缔结友好关系。

(九)完善全面开放治理新体系。

1.完善开放型经济法律支撑体系。加快开放型经济领域法治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推动加快建立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健全反垄断审查协助工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研判协同、执法协助,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出台我省开发区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开发区条例》。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 三合一 审判机制,强化涉外仲裁法律服务。推进监管标准规范制度建设,加快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

2.优化开放型经济政策促进体系。出台对外贸易稳增长、调结构促进政策,加快出台促进加工贸易和进口发展的专门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创造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继续发挥外贸出口对浙江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贸易与投资金融支持体系,鼓励浙商发起设立浙商境外投资股权基金,加强与国内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的合作,推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 走出去 。加大对外资项目的用地保障力度,优先保障重点国际合作、民外合作项目。加快推进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国际贸易投资子基金,引入国家政策性基金对我省对外投资合作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力争投资规模超100亿美元。扩大浙江在海外商务代表机构的布点,新设若干海外商务代表处,建立浙江省海外综合战略平台,实现商务促进与政府服务的海外拓展延伸。

3.健全开放型经济预警与风险防范体系。健全国际贸易摩擦预警防范和应对机制。推进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总体协调和部门合作,强化 四体联动 贸易摩擦有效应对机制,完善外贸预警监测网络和涉外法律服务保障体系。加强 走出去 风险预警和应急援助。加强对企业境外风险防范的指导,建立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境外安全预警、防范、巡查、应急处置和境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完善境外权益保障机制,拓展境外安全协作网络,严密构筑境外安全新防线,用好政策性避险工具,切实提高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境外突发事件能力。

4.强化开放型经济管理信息与研究支撑体系。加强开放型经济理论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培养和集聚战略与政策研究人才,善于应用开放型经济理论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把握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增强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深入推进商务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商务大数据综合平台及运行监测分析建设,培育商务大数据市场主体,加强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分析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建设和研究,提高浙江商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公共服务、决策支持的能力。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应用,加快以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枢纽为主要功能的信息共享。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用好国际投资96357平台和其他贸易、投资服务平台。

5.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加强规划组织领导,成立浙江省外贸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提高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协调商务、发展改革、经信、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外事侨务、文化、金融、环保、旅游、卫生、口岸、工商等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规划落实、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等工作,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

根据本规划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将规划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地、各有关部门,重点任务列入省政府直属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数据统计和动态跟踪,建立动态检查数据库以及信息的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及时分析评估本规划执行情况,建立中期评估制度和终期检查制度。加强依规(划)行政的监督检查,重大政策的出台和调整,要有规划依据。加强规划实施人才保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领域人才资源,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2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