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平洋证券研究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1) 财联社5月15日讯,据中国基金报,造假300亿,结果只罚60万,数字悬殊之大令人惊讶。业内人士指出,60万的处罚是老证券法中有关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顶格惩处,康美药业的违法行为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此前也下发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因行政复议等程序导致行政处罚书最近下发。对康美药业的惩处并未结束,后续的民事赔偿、刑事追责将让康美药业的财务欺诈付出沉重代价。
(2) 财联社5月15日讯,国际油价短线走高,WTI原油期货7月合约涨幅扩大至7%,报27.4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5.59%,刷新日高至30.87美元/桶。
(3) 财联社5月15日讯,美股持续上扬,标普500指数抹平跌幅,道指涨幅扩大至100点。截至目前,道指上涨0.57%,标普500指数涨0.18%,纳指跌幅收窄至0.25%。
(4) 财联社5月15日讯,据新华社,二十国集团贸易和投资部长14日召开视频会议,声明称G20贸易和投资部长支持《二十国集团应对新冠疫情、支持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行动计划》,在该行动计划中,提出短期应对措施强调避免疫情防控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提高贸易便利化和透明度,加强物流网络的运作,支持中小微企业等;长期措施则包括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分享最佳做法,尤其是在全球危机时期,对扩大基本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可采取的措施。
(5)财联社5月15日讯,美联储卡普兰表示,将需要财政刺激来降低高失业率;预计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率萎缩25%-30%;在美国实施负利率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害,不赞成美联储使用负利率。
(6)
1、美股低开高走,道指收涨377点,涨幅1.62%;纳指涨0.91%,标普500指数涨1.15%,银行股、芯片股走高。
2、巴西新增1394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创记录新高,累计202918例;英国新增3446例,累计233151例;意大利新增992例,累计223096例;法国新增622例,累计141356例。
3、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Stacey Cunningham表示,在实施全新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将于5月26日重开交易大厅。
4、美联储卡什卡利表示,预计目前实际的失业率为24%或25%。美联储卡普兰预计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率萎缩25%-30%。
5、截至5月13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6.98万亿美元,上周同期为6.77万亿美元。
6、二十国集团贸易和投资部长14日召开视频会议,声明称G20贸易和投资部长支持《二十国集团应对新冠疫情、支持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行动计划》,在该行动计划中,提出短期应对措施强调避免疫情防控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提高贸易便利化和透明度;长期措施则包括支持多边贸易体等。
7、墨西哥央行将隔夜利率从6.00%下调至5.50%。
8、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召开特殊会议,宣布将于8月31日提前离任,辞去总干事一职。
行业最新观点
2020年4月通胀数据点评:猪价依然是CPI上涨主要拉动,PPI跌幅加深因生产资料价格下跌,维持CPI一季度后高位回落判断
一,4月CPI持续回落,猪价仍是核心影响因素。4月CPI同比3.3%,预期3.7%,前值4.3%。食品价格同比14.8%,前值18.3%。非食品项同比0.4%,前值0.7%。
二,分项来看,食品项中猪价涨近1倍成为主要拉动项,菜果均跌。非食品项中居住项持续拖累。
(1)食品项中,猪价是主要拉动力,菜果均跌。食品烟酒同比11.3%(前值13.6%),拉动CPI约3.3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96.9%(前值116.4%),拉动CPI约2.3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3.7%(前值-0.1%),拖累CPI约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同比-10.5%(前值-6.1%),拖累CPI约0.21个百分点。受春节错位和疫情影响,我们维持之前判断,2020年1季度CPI达到年内高峰,之后有所回落。
(2)非食品项拉动依然较为稳定,其中居住项转为拖累。教育、医疗、其他用品和服务三项同比2%、2.2%、4.8%,拉动CPI约0.25、0.22、0.1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居住项增幅逐步回落,2016年至今同比连续两月转为负值,4月居住项同比-0.3%,拖累CPI约0.07个百分点。此外,2019年8月至今,其他用品和服务项同比维持高位。受油价影响,4月交通通信项同比-4.9%,拖累CPI约0.54个百分点。
三,PPI同比跌至-3.1%主因生产资料价格下降,预期-2.6%,前值-1.5%。其中,生产资料同比-4.5%(前值-2.4%),拖累PPI约3.3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0.9%(前值1.2%),拉动PPI约0.2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中,采掘工业价格同比-11.6%(前值-4%),原材料工业价格同比-8.8%(前值-5.2%),加工工业价格同比-2.2%(前值-1.2%)。行业方面,原石油相关产业价格大幅下跌,农副食品加工业维持相对高位。
四,综合来看,猪价依然是CPI主要拉动力,PPI下降主因生产资料下跌。国内库存周期弱复苏时节又遇到疫情影响,总需求对CPI的支撑力度较历史偏弱,猪价仍是核心影响因素。根据我们之前的测算,2020年CPI呈前高后低趋势,CPI在一季度达到高点5%左右,之后回落。未来随着猪价回落,CPI依然呈下行趋势。PPI受疫情和油价影响短期仍有压力。但金融数据持续稳健指向经济短期向好,未来需求对通胀有一定支撑。
5月首周批发正增长,复苏态势延续增配 “双长+新高”
事件: 乘联会公布5月首周(1-10日)汽车销量,批发日均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9%,零售3.2万辆,同比下滑7%。
库存低位经销商提车意愿强,批发延续复苏态势。5月首周批发实现强势正增长(+9%),远好于去年同期表现(大幅下滑44%),复苏态势延续。一方面去年同期部分地区去库经销商处于去国五库存阶段,进车意愿极低所带来的低基数。另一方面当前经销商库存普遍较低,同时经历了疫情期间的需求压抑后逐步释放并恢复常态,经销商提车意愿加强,预计批发端复苏态势仍将有望延续。
零售高于批发,同比降幅收窄。零售数据虽然仍为负增长,但降幅(去年同期下滑24%)大幅收窄至个位数,且零售数据好于批发数据,终端需求逐步恢复,且库存压力较小。由于去年5-6月份为大规模促销去国五库存阶段,去年同期数据异常且基数较高,短期零售端数据同比预计仍有一定压力,但环比改善复苏态势不变。
终端折扣同比有望收窄,二季度盈利可期。今年二季度不存在大规模去库存压力,出现终端大规模折扣促销的概率不大,终端折扣同比有望收窄,而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受批发销量及终端折扣影响较大,预计二季度优质企业的盈利情况环比及同比均有望出现改善。
投资建议:5月首周复苏态势延续,行业拐点进一步明朗,太平洋汽车团队建议自下到上增配优质公司:整车看“双长”、部件要“新高”。整车板块,我们推荐强产品周期的长安汽车、长城汽车,部件方面我们推荐自身管理能力优秀,并且受益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大潮流的新泉股份、宁波高发。同时建议关注行业内其他优质公司:整车上汽、广汽,零部件:银轮股份、星宇股份、骆驼股份等。
上市公司速递
中天科技:海缆大订单助推业绩增长,光纤行业边际改善
事件描述
公司近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中天海洋工程签署《国家电投江苏如东H4#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59.8亿元人民币,中天海洋工程占326,795万元人民币;与如东海翔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署了《国家电投江苏如东H7#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651,019万元,中天海洋工程占379,370万元人民币。上述合同中中天海洋工程总价共计706,165万元人民币。
核心要点
1.大额订单助力业绩提升,营收有望进一步增长
公司2019年营收实现增长,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营收387.7亿元(YOY14.29%),毛利率12.82%(YOY-14.51%),实现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YOY-7.2%)。2019年受光纤招标价格下降影响,光通信产品营业收入70.37亿(YOY-6.67%),毛利率31.47%(YOY-23.15%),较大程度影响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随着5G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光纤光缆的需求将扩大,公司光通信业务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在光通信业务营收下降的背景下,海洋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得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海洋业务2019年营业收入20.86亿元(YOY95.05%),毛利率38.79%(YOY37.26%)。70亿元的大额订单将助推公司在海洋业务的业绩增长,公司整体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2.光纤行业边际改善,有望受益5G建设
5G基站取消了馈线,5G前传将采用光纤连接,拉动光纤需求,同时随着5G流量的增长,光纤将受益于传输网持续扩容。公司核心产品特种预制棒、光纤、光缆等处于5G产业链的上游。目前,公司拥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全资控股的光纤预制棒工厂,年产量达2000吨以上,相关技术逐步成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在积极布局光通信和天线等领域,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近期中国移动公布了光纤、光缆集采,光缆总招标规模589.68万芯公里,单价52.83元/万芯公里,行业边际改善。
3.海缆市场空间广阔,打造业务新增长点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有批量海缆交付能力以及海上施工总包EPC能力的厂商,具备海缆-海底观测、勘探-海缆敷设-风机施工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总集成能力。2019年度,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总招标容量为10.7GW,招标金额约148亿元。中天科技2019年度中标其中3.08GW海上风电项目,累计海缆中标金额达65亿元,占比达44%,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底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 10GW,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 5GW 以上。海上风电进入高速发展期。海底电缆需求量可观,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近年来海洋相关业务从营业收入到订单量级都有显著提升,业务已初步形成“光电+特高压+海缆”的格局。
投资建议:光纤行业处于底部,公司受益5G建设的光纤需求增长,同时海缆业务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7亿/30.63亿/39.3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64/0.77/1.00元,对应的PE为16X、12X、10X,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6.2元。
风险提示:光纤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不及预期;海上风电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绝味食品股东大会纪要
时间:2020年5月13日
出席人:公司高管等
主题:深耕鸭脖主业 构建美食生态
QA
Q:区域性对手整合?
A:疫情加快行业整合,有利于头部企业,这是大趋势,半年报会看到公司具体动作和数据。
Q:松鼠良品多渠道多品类公司上市,肉制品是布局方向,是否感觉到压力?
A:线上企业发展很快,绝味关注这块,公司有相应动作,现在影响还不是很大。
Q:绝配供应链成立两年,未来设想?
A:2019年其他收入中除了1000多万之外,6000多万是绝配带来的,今年会披露详细。
Q:短期问题:公司主业的门店计划?海外规划?
A:每年800-1200家店,每年按照这个实施,今年不排除之前拿不到的门面腾出来,今年比去年多一些。
Q:长期问题:2018年主题是“深耕鸭脖主业,布局美食生态”,2020年主题从布局到了构建,报表端看到其他收入也从200万到了8000万,能否讲下这两年的变化,以及未来的规划?
A:布局,构建 是姿态调低,现在还在起步阶段。其他收入8000万,今年希望看到更大的数字。
Q:股权?
A:控股公司和持股公司,08年就做了,暂时没有明确计划。有专业公司在合作,合适时候会推出。
Q:店销和费用率的趋势?
A:早期产品驱动,后来通过规模驱动,跑马圈地饱和开店,现在从多开店开好店到“提高单店营收、多开店、开好店”。19年导向效率驱动,募投项目推迟可能也不会影响我们发展。现在募投项目没有那么急迫,更多通过产能平衡等来实现效率提升。未来更多时间是练内功为主。
Q:上游原材料的库存和采购,以及趋势?
A:绝味从06年开始监控原材料各种趋势走势,去年年底价格比较高,今年疫情前又比较低,疫情中间又很高,公司希望拉平价格,希望平稳,与上游行业共生。
Q:串串前后定位改变?
A:去年7/8月份项目负责人产生变故,之后公司重新对项目做了梳理,一是把市场容量和品类花了三四个月时间进行研究,相当于10年前鸭脖,市场容量100多亿,行业成长速度非常快,从钵钵鸡延申而来。去年12月底开出新的模板店,测试了一个月后遇到疫情。可能到人群大量恢复之后,才会有进一步结果。
Q:19年单店增长比较快,原因拆分?
A:过往保持在3-5%的提升,来自门店结构优化,新品推出,更多是门店运营损失的提升。
2020年疫情下做了方式调整,1)线上占比大幅增加,未来加强线上营运能力;2)门店社群营销;3)门店调整带来结构性单店收入提升。
Q:20年重新布局商圈/?
A:过去10年是跑马圈地饱和开店,未来10年渠道精耕,之前门店类型比较多样,现代渠道和高势能门店比较弱一些。公司把门店分为8类门店,未来补足公司门店不足。
Q:行业看法?
A:行业极度分散,CR5只有20%左右,其他是夫妻老婆店和小店为主,绝味即使做到2w家门店,占比很低。行业数据是天花板10w家门店,之后我们与头部品牌一起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三五年鸭脖品类是集中度继续提升的过程。
Q:加盟商跟公司的关系?如何激发加盟商活力?
A:公司有一体化的加盟商管理,从管理学院、加盟商委员会。公司对加盟商也是一体化考核。
Q:线上占比1%+,煌上煌发力线上?
A:2015年公司去包装化,当时线上部分做了1亿元多,后裁掉部门。公司销售实际50%来自线上。
Q:新品开发前瞻性布局?
A:公司产品以鸭副为核心,其他产品研发也在不断进行中,比如虾尾去年销售额2-3亿元。绝味新品考虑:1)原料有无保障;2)毛利率有无保障。
Q:卤制品高增长,且无正面竞争,公司应对竞品是否考虑加速开店?
A:公司2015年提出“深耕鸭脖主业 构建美食生态”,2023年以前以这句话为主。现在行业规模在扩大,店面在扩大,开店也在扩大。
卤味有休闲卤味和餐桌卤味,我们零售100亿元左右,工业规模52亿元左右,在整个卤味,甚至鸭脖里面,占比还是很小,未来进一步提升行业市占率,提升经营质量是重中之重。
卤味细分领域,绝味从供应链共享到生产仓储配送,公司协同性是最高的。
Q:构建美食生态最终想法?投资收益的展望?
A:之前是三步走,第一步,进一步提升鸭脖市占率,第二步,在卤味细分品类提升市占率,第三步,2023年之后才涉及到这部分。卤味常规企业只有一个增长曲线,未来几年卤味会有天花板。这是为之后提供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也在复合调味品、特色美食和轻餐饮等方面有布局。
Q:门店业态承担比较大的压力,我们对门店支持,Q2是否有支持?
A:疫情之下很多区域经营停滞,我们Q1对加盟商支持非常大。过往困难时候,公司都是与加盟商共生存的,公司只是蓄水池,大钱让加盟商赚,小钱公司赚,关键时期给加盟商支持。
现在机场、城市综合体等影响大一些,社区门店没多大影响,我们对机场等疫情影响大的门店进行关注,也在做评估,以及推广宣传。
Q:到家模式或者社区团购?
A:社区营销等也在做,6月份会看到更大一些的动作。
Q:逆势拿店,高势能门店续约持续性如何?
A:疫情期间调整开店速度,今年不会比去年开店速度低。2月份很多门店被迫停业,之后我们调整政策,公司拿出资金逆势拿铺,先拿铺后养铺,现在好多高势能门店人流还没有恢复,如机场高铁和城市综合体,先拿下来后续再养。绝味高势能门店能力投资回报非常高,不需要考虑续约问题。
Q:年报中有江苏卤观公司?
A:餐桌熟食,是东北最大的熟食项目,是东三省比较久的一个品牌,我们在除东三省之外,进行合作。
Q:当初选择加盟模式原因?两种商业模式的思考?
A:直营加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是否适合。公司在2010年有7/800家直营店,2011年觉得很累,后找咨询公司,发现大多数时间是在处理员工的事情。对比国外赛百味等,都是加盟模式。国内加盟连锁都是骗子公司。当时认为加盟优于直营。
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是夫妻老婆店,中国加盟连锁,加而不锁,是因为人才很少,信息化较少。
Q:竞品加快跑马圈地速度,我们跟竞品对比在加盟商对比?
A:每个企业选择的发展速度是最适合自己的,规模越大比的是内功,而不是速度。内功和速度相结合才是核心竞争力。
Q:对外投资考虑?
A:大部分资源投资到卤味。
Q:门店空间?未来市占率规划?
A:行业有10w家店,绝味只有1w家店,市占率还是很低。绝味速度和希望数量未来会继续提升。
Q:产能规划14万吨,现在产能情况?
A:去年12.5万吨,前期募投项目做成之后,产能将翻一番。未来一方面是募投项目落地,二是效率提升。
Q:同业竞争,折扣如何?
A:我们有竞争关系,暂时还不是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对手是20%之外的夫妻老婆店。大多数行业都是双寡头垄断。
Q:2020年研发方向?
A:未来包装技术、设备、新材料(人造肉)等都是比较大的课题,公司去年成立创新美食研究院。
Q:成本领先?
A:过去我们在成本端是有一定优势的,未来可能更多体现在费用率的降低,如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Q:戴总精力分配?
A:近几年精力在公司规划规划、年轻人才的培养、创新商业模式的关注,15年主业不管了,18年投资不管了。
Q:竞品模式是否有借鉴意义?
A:都有可借鉴意义。
Q:未来趋势?
A:我们开鸭脖品类,会看到一些发展趋势,长保不如短保(如桃李),短保的不如新鲜的(烘焙中央工厂),新鲜的不如现做的(烘焙店)。
Q:加盟商的诉求和协调方式?
A:四级,全国、省级、片区、战区。疫情之后,加盟商自发成立群,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