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最近关于苹果的负面报道可是不少,苹果官方是怎么回应的呢?事情的经过是什么样子的?到底什么是杀熟呢?
不少网友反映,在线上打车、在线视频等多个领域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同样的服务,用苹果产品付费比安卓多。
对此,不少企业归责于苹果服务存在30%的抽成。对此,苹果方面独家回应中新网记者:这完全是“背锅”了,因为定价权100%由开发者掌握。
非虚拟购买苹果不抽成
苹果方面称,首先,如果开发者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提供实体商品(如淘宝)或服务(如滴滴)时,苹果不会收费。
“所以说,如果滴滴或类似提供实体服务的企业,在苹果产品上服务售价比安卓贵,和苹果一点关系也没有。”苹果方面称。
连续订阅,苹果第二年抽成下降至15%
苹果方面强调,在苹果抽成范围内,也不是所有服务购买都抽成30%。2016年苹果开发者大会上,苹果调整抽成规则,如果订阅服务(比如微博会员,QQ音乐绿钻等)第二年自动续费,那么抽成从30%下降至15%,但很多企业并没有相应的减少消费者支付费用。
记者尝试在PC端购买某视频网站的VIP会员,无论是否勾选自动续费,其标价确实不变化,都是198元一年。
杀熟 :
杀熟:常言道:“人熟为宝”,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对比较了解,知根知底,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信任,也就是说熟人好办事,关键时刻,熟人之间可以谋取更高的个人利益。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种熟人社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对熟人关系的侵蚀,社会上出现一些专门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的行为,即为“杀熟”。
如今,在极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驱使下,“熟”者已经成为一些人直接获利的吞食目标,出现所谓“杀熟”现象。所谓“杀熟”,简单说就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专赚、专骗熟人钱物,损人利己——损熟人而利己。瞧,面带笑容,在亲切搭讪、唏嘘问候中,温柔地宰你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