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前一段时间,为了支援武汉疫情防治工作,我国空军出动8架俄制伊尔-76运输机驰援武汉,这是俄制伊尔-76战略运输机第三次大规模参与国内非作战应急空运,伊尔-76经久耐用的可靠性再次得到了证明。
但是,需要注意,如今的中国空军除了俄制伊尔-76,还已经开始小批量装备国产运输机运-20。而在此次疫情战争的早期阶段,伊尔-76的迅速就位和运-20的无声无息可谓是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关于运-20为什么不驰援武汉战疫以及其性能可靠性的质疑和各种争论亦是愈发严重。不过,在疫情发展的关键时刻,运-20终归是没有让广大国人失望,6架运-20从天津、重庆、乌鲁木齐三个方向驰援武汉,与3架伊尔-76和2架运-9一起,携带运送947名医疗人员和74吨疫情物资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令人激动万分!
这次行动是运-20战略运输机2016年服役以来,首次参加非作战空运行动,数量虽然不多只有6架,但是考虑到运-20至2018年时进入小规模量产,2018年产量6架,2019年底才达到15至20架的规模,其中部分机型还在进行加油机改装以及测试训练。此时此刻出动6架运-20战略运输机,应该是我国空军能在紧急状态下能抽调的全部运-20,但这6架运-20的出动,仍足以证明运-20并非不可靠,而是具备实战部署能力的。
而且,在此次运-20驰援武汉的运输行动中,运-20舱室首次亮相,带来了更多关于该机的内部细节。比如,运-20的舱段壁面相较伊尔-76而言明显更加规整,机舱上部拥有吊车导轨,尾部存在向上收起的增压隔断设计等等。这些新细节无疑证明,运-20的设计、做工和各种新结构技术的应用,也正在赶超西方国家研制制造的一系列战略战术运输机。
然而,必须认清,相比伊尔-76,运-20除了机舱更宽拥有更高的运输密度,其现有整体运输能力其实并不比俄制伊尔-76有质的改变。不过,笔者仍然希望能在武汉疫情行动和更多的场合看到运-20的身影。鲲鹏展翅,翱翔九天,1973年,美国在国内极其不看好C-5战略运输机的背景下,于第四代中东战争中以C-5运输机为主要空运力量,展开了代号"五分钱"的紧急空运行动,15天内,向以色列运输各种军事装备弹药物资22400吨,拯救了即将覆灭的以色列,相信今天,"鲲鹏"也将拯救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