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女人心 电影
2011-03-23 15:13:20

我知女人心 电影海报:

我知女人心 电影简介:

    由刘德华、巩俐主演的时尚电影《我知女人心》于2011年春节期间在全国上映,该片翻拍自梅尔·吉布森与海伦·亨特于2000年共同出演的经典好莱坞喜剧电影《男人百分百》。

我知女人心 电影剧情:

   

 

    这个贺岁档前半程是葛优的,后半程是刘德华的。算起来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刘德华依旧不想走出自己偶像明星的光环,所以觉得他很累。我也揣摩不出他接戏的标准是什么,反正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似乎是逮到什么演什么。不过没有人会否认他在华语影坛的分量,以至于当他和巩俐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时,倒也没有让人产生失衡的感觉,毕竟巩俐已经被国际化了,尽管她的英语还带着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山东大煎饼味儿,但却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被好莱坞所认可的东方面孔。

     这里可能压力最大的是导演陈大明,这个从河南的豫剧学校里走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中国导演,让他驾驭两个这样量级的明星,恐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好在《我知女人心》是一部翻拍片,而且还是高度尊重原作的翻拍片,片中主要的情节桥段和人物设置是全盘复制自梅尔吉布森10年前的作品《男人百分百》的,有了这个大家一起照猫画虎的前提,应该省却了不少创作上的分歧和争论。

      其实10年后再看这个伪读心术故事,我依旧觉得很有趣,比现在市场上充斥着的自说自话的都市爱情喜剧要靠谱得多,再加上刘德华、巩俐这样的豪华阵容,影片的起点和品质都有了基本的保证,影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这个典型的好莱坞故事模式接地气的问题,于是便有了影片中的袁立和王德顺。袁立扮演的自作多情的售货员,美丽时尚的外表和河南方言的内心独白形成了十分戏谑的反差效果,王德顺扮演的老爸虽然钟情于《重归苏莲托》,但其心理和举止也还十分中国化的,另外李成儒扮演的公司老板,浮夸势利,刻画得也还算入骨,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的烘托下,刘德华的角*倒也显得扎实自然,问题出在巩俐身上。回顾一下,其实巩俐在中国电影中所扮演的有现实存在感的角*很少,无非就是《秋菊打官司》和《漂亮妈妈》,《周渔的火车》中虽然也是现代人物,但也显得很飘渺,她更擅长塑造与观众有距离感的人物。在《我知女人心》中,一直到最后我觉得她也没有和人物彻底融合,她外表的强势和内心的柔软并没有产生能够打动我的碰撞,另外一个外国人(新加坡人)演一个离我很遥远让我很垂涎的人物(主要因为她一个大白领可以如此轻松地在北京买一套单身豪宅),这种距离感让我很难克服。另外对原版电影的克隆应该再做些取舍,诸如易装这样的噱头在这个文化环境下未必讨好。

      算起来刘德华和巩俐的年龄加起来快100岁了,所以这注定不是一个小清新的爱情故事,当然也不是黄昏恋的故事,而是熟男熟女的暧昧情挑,遗憾的是口味稍轻了点,同是职场男女的搭配,豪斯和卡迪都上床了,杜拉拉也搞出**了,《我知女人心》则太浅尝辄止了,毕竟是成年人的感情角逐,仅停留在意*阶段显得太望梅止渴了。其实我觉得这版故事如果翻拍得再颠覆一点,姿态再放低一点,比如搞个中国乡村版或城市平民版的《我知女人心》,是否会赢得更多的观众认同呢?毕竟一年下来,看各种红男绿女在各种SOHO和各种village中穿梭,真有点视觉疲劳了,别总跟我玩苏格兰情调了,咱还是直接苏格兰调情吧!   

1 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知女人心》,美国人Dede Nickerson(曾制片《杀死比尔》)08年邀我编剧,以融资未到位为由,拖欠稿酬2年多,我本着信任和体谅制片难处的态度,陆续完成从大纲到剧本三稿后,该人翻脸,拒付全额稿酬,剥夺编剧署名。提醒各位同行注意。多行不义必自毙!

为什么中国电影不好看?当项目流产后,某些制片人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前期风险转嫁到编剧头上,用剧本不好的主观借口来抹杀劳有所得的天理,导致很多编剧只能多接几个活儿来保证存活率,用心程度自然下降,这种集体浮躁最终伤害的是观众和文化产业
4 答惑a我是签了#我知女人心#编剧合同的。b最早Dede找@洪晃ilook 和我合作,她做过一修改稿亦无署名。c派拉蒙授权Dede是拿到的,其制作意图就是翻拍。d照搬既不科学,也无人甘心,但编剧智商是不溢出制片人智商的。e此次维权,不单为申述个人得失,更是为了引发对保护创意产业的讨论。

5 好莱坞的问题?Dede是带着把好莱坞旗帜插到中国的雄心来的,是的,我们作为中国电影人常常羡慕好莱坞,作为中国人常常羡慕美式民主。但你们只是制度有优越*,而非人*。并不代表你们来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就会按规矩办事。如果抱着鄙视廉价劳工的态度来中国,那么尊重都是相互的。

6 我们在为谁做嫁衣?中国电影票房去年破了100亿,银幕数量在不断铺开,观影热情持续复燃。但在喜人的背后,大家也都有共识,如果关贸的壁垒彻底取消后,我们电影人不做好内功修炼,不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在一团乱麻中迎战,恐怕只是为好莱坞的入侵做了铺垫。

 

7 谁是傻子?举个过分的例子,某电视剧制片人骗20个编剧分别试写一集剧本,然后说别人写得不好退稿。之后将20集“试写剧本”拼装在一起,再找个便宜的枪手统稿,改头换面就上市了。这不就是#我知女人心#里的偷窃高手吗。0成本啊!

8 谁聪明?姜文对编剧的尊重,大家在#让子弹飞#的宣传期有目共睹;宁皓说先给编剧20万,编剧会比他还主动,追着他开会——只有作品好、有底气的人才不心虚。那些欺压编剧的不良之徒,我想问一句,你们能指望找没有尊严的编剧写出有尊严的故事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