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网消息 很多人认为雪豹是非常漂亮的动物,它是雪山上的生命可是现在他们的栖息地却越来越少,人们对他们做了什么。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官方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近年来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靓照”。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中新网西宁10月23日电 (记者 罗云鹏)23日是世界雪豹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官方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近年来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靓照”。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将其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中国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涵盖其60%的栖息地。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将其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中国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涵盖其60%的栖息地。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将其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中国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涵盖其60%的栖息地。
近年来在三江源地区,雪豹已由原先难觅踪迹的“幽灵猫”状态转而频繁“露脸”,或“出镜”红外相机求偶带崽、或“散步”于城镇附近、或在镜头中“直播”标记领地行为,此外牧民救助受伤雪豹事例亦不鲜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近年来在三江源地区,雪豹已由原先难觅踪迹的“幽灵猫”状态转而频繁“露脸”,或“出镜”红外相机求偶带崽、或“散步”于城镇附近、或在镜头中“直播”标记领地行为,此外牧民救助受伤雪豹事例亦不鲜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近年来在三江源地区,雪豹已由原先难觅踪迹的“幽灵猫”状态转而频繁“露脸”,或“出镜”红外相机求偶带崽、或“散步”于城镇附近、或在镜头中“直播”标记领地行为,此外牧民救助受伤雪豹事例亦不鲜见。
通过多年来对三江源地区雪豹监测,目前初步估算数量在1000只以上,是全球雪豹连片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仅澜沧江源头地区就栖息着300余只雪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通过多年来对三江源地区雪豹监测,目前初步估算数量在1000只以上,是全球雪豹连片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仅澜沧江源头地区就栖息着300余只雪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通过多年来对三江源地区雪豹监测,目前初步估算数量在1000只以上,是全球雪豹连片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仅澜沧江源头地区就栖息着300余只雪豹。
在近两届全球雪豹峰会上,三江源地区连续被学界公认为世界雪豹分布最密集、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在近两届全球雪豹峰会上,三江源地区连续被学界公认为世界雪豹分布最密集、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在近两届全球雪豹峰会上,三江源地区连续被学界公认为世界雪豹分布最密集、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自2015年开始,杂多县官方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生物多样*监测工作,目前已布设了将近100台红外相机,培训了41名牧民监测员,并在区域内监测到至少24只雪豹个体和7只金钱豹个体。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自2015年开始,杂多县官方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生物多样*监测工作,目前已布设了将近100台红外相机,培训了41名牧民监测员,并在区域内监测到至少24只雪豹个体和7只金钱豹个体。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雪豹生存状况由“濒危”调整为“易危”,表明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可繁殖个体已超过2500只,在过去16年中的物种减少数量已低于整个种群的20%。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雪豹生存状况由“濒危”调整为“易危”,表明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可繁殖个体已超过2500只,在过去16年中的物种减少数量已低于整个种群的20%。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雪豹生存状况由“濒危”调整为“易危”,表明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可繁殖个体已超过2500只,在过去16年中的物种减少数量已低于整个种群的20%。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IUCN红*名录’并不是我们保护雪豹的唯一理由,在这片土地上,保护雪豹的核心是我们需要一起探索出雪豹和人类之间共存的可能。”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说。
“‘IUCN红*名录’并不是我们保护雪豹的唯一理由,在这片土地上,保护雪豹的核心是我们需要一起探索出雪豹和人类之间共存的可能。”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IUCN红*名录’并不是我们保护雪豹的唯一理由,在这片土地上,保护雪豹的核心是我们需要一起探索出雪豹和人类之间共存的可能。”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目前,人兽冲突、猎物短缺、偷猎、采挖虫草时的人类干扰、流浪狗带来的疾病传播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减少,都是雪豹在三江源地区的潜在威胁。
目前,人兽冲突、猎物短缺、偷猎、采挖虫草时的人类干扰、流浪狗带来的疾病传播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减少,都是雪豹在三江源地区的潜在威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目前,人兽冲突、猎物短缺、偷猎、采挖虫草时的人类干扰、流浪狗带来的疾病传播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减少,都是雪豹在三江源地区的潜在威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自2015年开始,杂多县官方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生物多样*监测工作,目前已布设了将近100台红外相机,培训了41名牧民监测员,并在区域内监测到至少24只雪豹个体和7只金钱豹个体
卧龙发布雪豹调查与监测成果:状况良好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记者当天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卧龙雪豹调查监测取得初步成果。
调查和监测显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生存状况良好。
卧龙保护区位于西南山地生物多样*热点区的核心——邛崃山系,卧龙雪豹分布在邛崃山系的核心区域,与其他雪豹栖息地间隔很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种群,也是离大都市最近的珍稀物种。由于卧龙距成都市中心城区只有100公里左右,也因此,这也是距离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最近的双旗舰物种保护区。多种特殊*使卧龙的雪豹极具研究价值。
2009年1月,卧龙启动雪豹监测研究项目,当月红外相机两次在同一点位拍摄到雪豹,这是邛崃山脉首次拍到野生雪豹实体照,刷新了雪豹分布区东南边缘地带的记录。
2017年初,卧龙保护区的野外科研人员根据之前掌握的雪豹痕迹,在钱梁山区域布设了27台红外触发相机,最高布设点为海拔5700多米。6月中旬,保护区科研保护人员历经11天长途跋涉将相机和数据全部成功回收,获得雪豹视频总计13分钟,清晰可见雪豹蔷薇花斑的照片347张,拍摄雪豹达364次,这是卧龙保护区2009年首次获得野生雪豹照片以来,收获雪豹影像记录次数最多的一次。
四川省林业厅相关专家表示,从卧龙自然保护区收集到的数据来看,卧龙保护区将是中国西南山地野外雪豹种群数密度分布最高的地方,将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距离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最近的雪豹出没“热点地区”。
近年来,随着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提升、布设密度的加大,雪豹频繁现身,银厂沟、魏家沟、梯子沟等区域被红外相机分别持续记录到雪豹及其幼崽,证实雪豹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生存良好、食物来源充足。
雪豹,又称雪山隐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迄今尚未能全面摸底调查的为数不多物种之一。四川境内,雪豹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雪线以上。
此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曾宣布,将雪豹的濒危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这也是继大熊猫之后,近年来受威胁程度第二个降级的明星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