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帐必有钩 推荐
2017-08-16 10:02:34

眼下虽已立秋,但暑气未消,帐子依然被用来防蚊。在古代,有帐必有钩,作为帐子的优雅附属品,帐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配上它,两者才能有“珠联璧合”的效果。笔者

收藏

了近百件帐钩,闲来把玩,不免感受到其中厚重的中华文化。

图中所示即为一对清代末年的白铜帐钩,长30厘米、宽5.9厘米。从造型上看,其钩体弯曲,圆润结实而不加修饰;钩柄部分装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如意头,寓意“吉祥如意”。如意头中间为正圆形镂空设计,由四个篆书字“延年益寿”组成。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四个字中心点缀有一个铜钱图案,与文字组合,寓意“寿禄双全(钱)”。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如意头的两端连接部位,均为中空设计,可自由转动,体现出古人巧妙而又实用的构思。整体上看,这对帐钩包浆自然熟旧,厚重古朴且寓意吉祥,颇具

收藏

价值。

帐钩在古代又称为“帐构”,最早为青铜所制。东晋医学家葛洪其《西京杂记》中提到,西汉广川王去疾在盗魏哀王冢时,发现“铜帐钩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帐糜朽而铜钩坠落”,这说明帐钩在东周列国时已被王室所用。在中山靖王刘胜墓中,考古学家发现帐钩构件上都标有“甲”、“乙”、“丙”、“丁”字样,且“甲”、“乙”构件与“丙”、丁”有着显著区别。研究发现,西汉帐钩有前后之分,“甲”“、乙”帐钩用于悬挂在帐幔的前方,将幔帘向两边分开悬挂,以便人出入;而“丙”、“丁”则与战国帐钩大致相同,用于联接帐架。直到明清时期,帐钩在民间流行。

就材质看,帐钩质地从铜、银、铜镀金到木、牛角甚至象牙、黄金、白玉等,工艺渐趋精美,《红楼梦》中多处提及鎏金帐钩便是一例。就纹饰看,半月弯钩虽大同小异,但钩柄的模样却异彩纷呈。比如年长者用葫芦万代纹,读书者用五子登科纹,新婚燕尔用龙凤呈祥纹,闺阁小姐之用四季花卉纹。就表达内容看,帐钩可分为婚庆类、寿庆类和吉祥类,有纯图或文字的,也有图文并茂的。笔者

收藏

的婚庆类帐钩中,仅图形的就有和合二仙、麒麟送子、蝴蝶鸳鸯、五子登科等;寿庆类除这对“延年益寿”外,还有长宜子孙、鹿鹤(谐音贺禄)同春等;吉祥类则有文字款“大吉”、“百鸟朝凤”、“平升三级”等,无不凝聚了古时工匠的巧妙构思和大胆想像,也反映出达官贵人抑或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祈福和热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也从中表达出朴素的审美取向。

小帐钩,大文化。含意深刻而又生动有趣的帐钩,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少见,也只是小众

收藏

,但是笔者相信,越是民俗的越有生命力,或许这正是“大俗即雅”的意趣吧。(王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