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白云蓝天空气清新,一艘画舫荡漾在护城河中,景色优美如画。(本报记者崔健摄)
本报5月23日讯生态环境部今日发布2018年4月和1-4月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济南延续了此前的好成绩,4月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23名,再次退出全国后20名,今年以来济南空气质量排名已经实现四连升。
空气质量排名创史上最佳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1-4月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但4月部分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究其原因,一是气象条件较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二是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活动增加,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三是沙尘天气频发,大气颗粒物超标天数增加。
同全国范围的空气质量下降相比,4月份,济南空气质量仍然延续着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今年1-4月,我市重污染天数7天,同比减少1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67天,同比增加11天;在74个重点城市中排倒数第13名,同比提升2个名次。除臭氧外,济南环境空气中的PM10、PM2.5、SO2NO、CO等污染物指标均有大幅改善。
根据真气网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济南在全国74个城市中的排名依次为正数65、60、53、52,空气质量继续呈现明显的改善势头。除1月份位列倒数第10外,其余3个月全部退出后10名;特别是3月与4月,济南排名连续退出后20名,相继刷新历史最佳成绩。
泉城蓝愈发醉人心
从曾经的欣喜偶见蓝天,到如今的心急偶不见蓝天,济南近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已无需数据赘言。朋友圈里的泉城蓝,和抖音中的宽厚里、芙蓉街一样,成为网红济南的代名词。
没想到蓝天下的济南那么美拍济南的天空不用加特效,很舒服的蓝这是市民郑路的朋友圈中,大学同学对泉城蓝的留言点赞。翻看郑路的手机,除了家人的照片,泉城蓝占了绝大部分。感觉蓝天越来越多,蓝天下的城市也越来越美。郑路说。
何止是济南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纷纷开始为济南的蓝天打CALL。烟台小伙文波今年已经独自来济南玩了两次了,在他的眼中,蓝天映衬下的济南泉水汩汩,一点不输江南水乡。听说济南的明湖秀已经开演,他正筹划年内的第三趟济南之行。至于转山西路那条开满了月季花的网红路,也早已经在文波的规划路线之中。
要让蓝色永驻天空,就要盖住地面的黄色,换上更多的绿色。今年以来,济南抢抓春节绿化有利时机,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祼土覆绿行动,一片片闲置空地在短时间内纷纷披上了更多绿装。
有了绿地,再点缀些红花,泉城蓝下的济南更加美丽动人。最近,家住旅游路东段的市民发现,龙洞隧道以东的道路隔离带内,原本裸露的土地,已经被一簇簇的绿草和鲜花填满。尽管最近雨水丰沛、周围还有不少施工工地,可这一路段的黄泥沙土却少了很多。
坚持人努力不靠天帮忙
数据不会说谎,群众的眼睛同样雪亮。近年来,济南治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尽管距离空气质量前列的城市尚有较大差距,但济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却是不争的事实。济南早已摆脱空气质量垫底城市的称号,年度排名稳定退出后十的小目标也已非常接近实现,到如今,济南已经连续两个月退出排名后20名。
这样的成绩,在过去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成绩,击碎了济南空气质量悲观论;这样的成绩,决不是老天在眷顾济南,而是对济南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和铁腕治霾的勇气,对人努力的最好褒奖。
不靠刮风靠作风多找主观原因,少找客观理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关于济南治霾的科学论断,对于每个参与到治霾攻坚中的干部群众来说,都是言犹在耳,铭记于心。在人努力是决胜因素治霾思想的指导下,济南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济南市深入推进十大行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十大措施》,在继续做好扬尘治理与渣土整治等十大行动的同时,对督查考核问责作出更严格的规定。
通过编制源清单和源解析,借助总理基金项目济南方案的实施,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精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市领导率先垂范,几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兵分八路,每月分两次密集展开大气污染防治突击检查,督导检查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持续打赢扬尘治理攻坚战。
济南将裸露土地治理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十大措施的重点工作,打响裸土覆绿突击战。
济南加快能源、产业、工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与企业的转型升级,济钢搬迁,庚辰钢铁、蓝星石油等污染大户相继关停。
济南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这项工作的省会城市;一年之中11万户居民完成气代煤、电代煤。煤炭对采暖季大气的污染大大降低。
春节实施禁鞭令,全市1043个村居、2457个小区、60964栋居民楼在春节期间实现零燃放。2018年春节,济南迎来近六年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除夕夜。
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济南治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济南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仍然靠后,现有名次也并不稳固。根据真气网提供的数据,济南5月份空气质量目前排在74城市中的倒数第18位,实现今年空气质量排名五连升难度不小。尽管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呈全面下降趋势,但扬尘污染治理压力依然很大,臭氧、VOC(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问题不容忽视,机动车污染治理问题也是刻不容缓。
治霾尚未成功,济南仍需努力!
原标题:济南4月空气质量再次退出全国后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