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名称即将官宣 但是整个湖北却达到了3.13%
2020-02-06 08:00:55

 

每次给家人打电话和视频,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医务人员尽心尽力救治我,我不担心”。

有时候,官方命名不当也会造成问题。WHO此前就曾批评了2015年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命名。WHO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一些疾病的名称针对了特定的族群,造成了对该族群的不利影响,制造了人们在旅行、贸易等方面遭遇不合理的阻碍,还导致了一些本不必要被宰杀的肉食动物遭宰杀。”

“刚入院时,老人有明显的缺氧症状,呼吸困难。”李晓峰说,治疗组给他进行了抗炎、营养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对症治疗。慢慢地,老人的呼吸道症状逐步好转,肺部CT显示病灶有所吸收,在间隔48小时的两次病毒核酸检测均示阴性后出院。

“一种新病毒的命名通常都会有延迟。截至目前,大家的关注焦点都在公共健康举措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高级学者、助理教授克丽丝托·沃森指出:“但是出于多重原因,病毒的正式命名是很重大很紧急的事情。”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李兰娟:在全国其他各地很多医生服务几个病人,在湖北、在武汉,一个医生要照护好多病人,医务人员非常辛苦。再加上这段时间正好是感染的人全部发病的高峰期,病人增多,所以显示出来医疗资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几方面的原因凑在一起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我看到了这里(湖北)在抢救救治病人这方面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也带队把浙江的一些精兵强将带到这里来,希望把救治病人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一点。同时也把浙江救治病人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带到这里,跟湖北的医务人员共同来抗击这场疫情,来救治病人,特别是危重症的病人。

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此前建议暂时将其称为2019-nCoV,名称中包括了其爆发年份,n代表新型,而CoV则是冠状病毒的缩写。

“每天查完房后,都会对重点病人进行病情讨论,然后调整治疗方案。大家发现,病情差不多的人,治疗效果却大不一样。”李晓峰告诉记者,病区有一个跟陈老同一天送进来的病人,年龄比他年轻近10岁,一直悲观消极,每次跟他做治疗都遭到拒绝,总是说“算了吧,反正又没有特效药”。入院后一个星期,病情急剧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后第二天就因抢救无效去世了。

“新型冠状病毒毁损的是肺组织,情绪激动只会进一步加重缺氧症状。”李晓峰透露,陈义和老人所在的411病房里的3个人,全都痊愈出院了。“病房里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相信其他人也会被陈老的乐观感染。”他解释,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能够改善睡眠和保证饮食营养的摄入,间接提高免疫力,调整机体内环境,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白岩松:为什么离开湖北整个的确诊病人当中病死率只有0.18%,但是整个湖北却达到了3.13%,这么高的病死率,是什么因素?

2月2日出现在春晚大屏幕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陈义和老人出院了!他是目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82岁的陈义和被医生誉为创造了“奇迹”。

高龄患者如何打败病魔?

入院第四天,老人突然出现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波动,血氧只有80%,血压100/80,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我负责去告知病情,跟他谈话。没想到老人语气平静地反过来安慰我说,不要紧的,你们尽力就好。”李晓峰说,老人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但他一直都很乐观向上,身上充满着正能量,“我们觉得这或许跟老爷子有过17年的当兵经历有关。”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国际上还没有官方正式名称。在主流媒体上,它被称为coronavirus(冠状病毒),但这是其所属的多种冠状病毒的总称。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日前已经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暂时称为2019-nCoV,但这个名字又长又拗口,并未流传通用。

为了区别这次的新病毒,科学家们在这一类病毒的通用名称前加上了“新型”,称其为新型冠状病毒。而冠状病毒这个名称则是因为显微镜下这类病毒有像王冠一样的凸起。

更有助于恢复健康!

治疗组成员、武汉市东湖医院支援金银潭医院的李晓峰医师向长江日报记者独家披露——

纽曼教授表示:“对我来说,帮助命名一种重要的病毒,是一份很重大的责任。”

 

他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产生恐慌很正常,而且疾病的特点决定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大家除了相信医生会竭尽全力,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像这样的病人,目前在病房并非个例,甚至有些病人因为害怕、恐惧在病房里大吵大闹。

资料图 方非 摄
据BBC报道,负责病毒分类与命名的权威机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花了两周时间讨论,最终确定了新名称。目前,ICTV已经提交了病毒的正式命名,有望几天内宣布。

李晓峰所在的病区是金银潭医院南楼四病区,收治的全是重症病人。陈义和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1月1日出现呼吸道症状,1月5日开始发热,抗炎等治疗后效果不佳,1月19日转入金银潭医院。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何花了这么长时间?病毒的命名有那么重要吗,一旦命名不当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李晓峰说,陈老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凶险,最终能够好转并出院,说明这个疾病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们认为,老人良好的心态是他能够痊愈的很重要因素。”李晓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陈义和对待疾病非常积极乐观,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每天看到来查房的医生,他都会说“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也很配合治疗。

积极配合,心态乐观

“这个名字不容易流传通用,媒体和公众依然使用其他名称来指代。”沃森指出:“而没有一个官方正式名称是很危险的,人们开始随意使用其他名称。”在社交媒体上,非正式名称的流传非常迅速,且很难控制,也无法收回,消除影响。

病毒的命名不及时会造成一些本不必要的混乱。此前的一些案例已经给ICTV提供了值得警醒的例子。2009年,H1N1病毒曾被称为“猪流感”,这导致埃及宰杀了大量的猪。然而,H1N1病毒是人传播的,并非猪。

为此,WHO发布了一份指南。据此,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不得包含以下内容:地理区位、人名、动物或食物名称、涉及特定文化或行业。此外,病毒的命名应该简短而具有描述性,如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一个名称的广泛流传还必须要有传播点。病毒学教授本杰明·纽曼是ICTV负责命名的研究组成员之一。纽曼教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名称应该比现在外面那些名称让人能更快讲出来。”除了帮助公众了解这个病毒,ICTV研究组还希望他们的工作能为大家节约时间,避免混乱,从而让研究人员可以集中精力抵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