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3451”工作模式 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京人员
2020-02-06 02:50:38

区、街抽调机关干部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一起逐胡同逐院落开展“敲门行动”,发放疫情问答、《致各地来(返)京朋友的一封信》等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累计走访11608户、30474人,覆盖率100%,了解掌握近日返京人员来源地等基本情况及身体有无发热等异常情况,建立基础台账。

实行三类人群管理,健康信息全掌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返京人员“无接触式”信息收集。

对于关联人,采用“居家隔离+社区跟踪”模式,每日监测其健康指征。通过 打电话、发信息、在社区主要出入口设立返(来)京 人员登记站、张贴“返(来)京人员情况登记表”小程序二维码及群防群治力量等多种方式加强排查,积极引导返(来)京人员主动进行信息登记;

社区按照要求积极做好防控宣传教育和健康提示,做好疫情排查,积极收集、报送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为居家观察的人员做好服务保障;

个人实名制承诺、邻里监督、社工问询、街道巡防四级网络,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看护责任,织密防控网络。

各社区制定专人专户方案,制定疫情管控重点人员情况进展表,实时更新个人健康所处阶段。

街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健全辖区管理,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防控专班,划分社会排查及数据汇总组、文秘组、后勤保障组、管控维稳组,组织指导社区做好辖区内人员往来情况摸排工作,统筹管理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对于密切接触者(疾控部门下发正式名单)、社区自行排查出的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有过接触的人群及湖北省来京、返京人员,所在社区做到一人一档、责任到人进行24小时看护,坚决进行14天封闭隔离、不能外出,动态掌握、持续跟踪其健康状况,并做好需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物业做好楼门院落等公共区域的消毒。

由楼门院长等积极分子担任院内信息联络人,管片主任公开自己的个人电话,联络人向管片主任报送院内情况并协助做好院内自治工作,实现责任到人、平安到户。

家庭成员间落实好监督互助责任,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京人员,在到京之日要主动向社区报告健康状况,并接受14日的监督性医学观察,每日早晚监测体温,不得外出。

景山街道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众志成城、积极应战,紧紧依靠群众,压实“四方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原则,建立“3451”工作模式,全力以赴做好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做到“五方联动”

激发居民自治潜力,针对辖区1604个楼门院落、居民小区,融合“守望岗”力量,社区指导楼门院长、志愿者,建立自治小组,选立牵头负责人,推出自治式的自我管控方案,动员各方力量,实行自主封闭管理,通过关门上锁、专人盯守等方式,管控外来人员进出,完成动态实时管理,确保内部人员信息明确。

强化五方协调联动,群防群控全上阵;加强政府、社区、积极分子、地区群众、单位五方联动;发挥楼门院长、小巷管家作用;及时掌握辖区内返京人员情况。

构建四级网络格局,社会面防控全覆盖。建立街道、社区、院落、家庭四级网络:

公共空间由平房区物业通过固定岗、流动岗全方位排摸人员情况,在社区内不通行胡同,由平房区物业进行封闭式管理,对进入人员进行核查,非本区域人员不得入内。

对于普通人群,推行自我看护,社区逐家逐户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加强宣传教育,确保楼门院落内部安全;

借助辖区单位力量,如平房区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单位自管物业、商务楼宇、商场超市等,明确各单位负责人,延展街道防控手臂。街道与平房区物业管理公司签订责任书,辖区各相关单位与社区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各单位与内部职工逐级签订责任书,责任共担、凝聚力量。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的春节,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只为一件事努力!

院落是社区的细胞,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动员院落内部成员间的互相看护,及时提醒邻里街坊注重自身防护,同时对外来人员重点关注,并与社区积极沟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及到来的返京潮,景山街道是如何出实招的?

织密“四级网络”

实行“三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