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全市109万用户稳定用气 聂雷首先对送气车辆进行全面消毒
2020-02-06 01:16:39

流程编辑:tf019

进入供应站,立刻见到两排码放整齐的钢瓶。扫卡、扫空、收钱、找钱,东大街站站员郝鹏伟把钱交到用户手中后再扫重,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刚送别了妻子,张禹第二天就来到单位值班。虽然大家都劝他休息两天照顾家里,但他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灌装、送气、巡检……连续两天的24小时值守,他没有丝毫退却。和周围同事聊起来,也只是说一句:“孩子有父母管着,我媳妇干的是大事,咱也不能拖后腿呀!”

“咱们是共产党员,又有抗击非典的工作经验,家里有我在,你放心去吧!”妻子作为医护人员做出到武汉支援的决定后,北燃实业集团所属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通州分公司职工张禹说。

疫情面前彰显担当,为保全市109万用户稳定用气,1200余“液化人”主动停休,灌装、运输、送气、巡检,驻守在服务前线。在日均130吨销售量的基础上,同时确保节后250吨最大供应保障能力。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液化人”奋战在各条战线。

和张禹一样坚守岗位的,还有储备分公司槽车班的师傅们。张金水师傅过完年就要退休了,但因为运量增加,保证各个站点的供应,张师傅主动要求留下来帮助槽车队渡过难关。老将坐镇,给本就人员紧张的槽车队吃了一颗“定心丸”。

疫情危急,没有人选择退缩,坚守便是对疫情最有力的回击。

北燃实业集团所属液化气公司南郊分公司东大街供应站门口,一位年轻的用户站在门口等待着换气,后面一位大爷问道:“小伙子,怎么了,现在不能换气了?”

有人问张师傅,过完年就退休了还上什么班,这个时候在家呆着最安全。张师傅大笑着说:“就是因为快退休了,我舍不得呀,我得站好最后一班岗。我就是干这个的,啥时候都得上!”

为避免用户在换气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障用户与职工的身体健康,东大街供应站站长黄伟带领全站职工创新服务模式,为用户开通了“一条龙”换气服务,大大缩短了用户换气时间,在特殊时期给予用户最大的保护,获得了附近用户一致好评。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无数医护工作者为了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安宁,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1月26日下午,前往武汉一线支援的消息传来,张禹的妻子作为一名护士主动报名,“逆行”前往武汉。身为家属,张禹虽然担心妻子的健康,但依然选择支持爱人的决定,无需太多解释与任何阻拦,因为“我懂你”。

液化气公司西郊分公司南郊灌瓶厂职工李然停休半个月,每天坚持在岗工作,看到她的劲头周围的职工也卯足了劲儿;职工秦楠的爱人即将临盆,他却依然每天坚持上岗,坚决把抗击疫情、做好服务的责任扛在肩上;职工刘雷基本每天一个人完成一个车间的灌装任务,关键时刻体现了生产模范的力量;车队的师傅们面对每天数百公里的任务量,坚持日夜兼程、使命必达。仪表班的师傅们24小时日夜坚守,保安全、保生产。南郊灌瓶厂负责人左志强从大年三十至今,没有休过一天假。

近期,政府建议市民尽量少出门,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为此,很多用户选择了送气上门服务,北燃实业集团所属液化气公司南郊分公司二外供应站送气工聂雷将工作想在前、做在前,用实际行动在送气过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

槽车一年到头四处跑,染病的风险也就增大了许多。考虑到安全问题,储备分公司为驾驶员、押运员做了充足的准备——提供消毒水、口罩,进行体温监控、安全测验等等,为大家的健康加了层保护。

每天出车前,聂雷首先对送气车辆进行全面消毒,然后根据送气工单将需要送出的钢瓶单独码放,并一一进行试漏和消毒,最后再装车送往目的地。近期很多小区都不让配送人员进入,面对这种情况,聂雷积极与小区门卫沟通,在他的坚持下,最终门卫同意他用小推车将钢瓶送进去。小推车最多能放两只钢瓶,在同一个小区,他有时要在用户家中与小区门口间来回折返两三趟。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心里想的只是要怎样与各个小区沟通,尽快把液化气罐送到用户家门口。

“不是的,他们站为了保障咱们安全,为咱们开通了一条龙服务,不用进去就能换气。”小伙子赶紧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