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烤测试环境
且均热板可以直接通过硅脂跟核心贴合,而热管则是需要通过铜片再贴合到核心。
开盖,开机,RGB亮起,Y9000K作为游戏本的身份就无法再掩饰了。
其余条件均为:安静模式/70%亮度/电源选项调整至节能/开启飞行模式
Fn快捷指示
鲁大师混合模式跑分
再加上 A面闪烁的LOGO和背后的出风口的喷气式灯效,你大概会知道它是要向哪个方向飞了。。。
D面出风孔
正视图
至于屏幕的各参数的测试,大家可以关注后续将要到来的各种专项的评测。
A面俯视
首先,底壳材质也是金属的,只是被喷成了黑色,所以它也要承担一部分的散热作用。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尽量让热量向下传导,而不是导向键盘位置,所以是为了更好的表面温度。
图片源自网络
额头LOGO
窄边框加持的同时,摄像头也以额头的形式放在了上边框,并且配有物理防窥
这是一台还未走完产线流程早产量产机,为了尽早回应用户热切的期待,它提前走下了产线,和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亲密接触,时间紧张,下面呈现的测试主要是散热解析和一些基本的性能测试。
灯带
出风口&LOGO
当然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好处,那就是均热板可以让机器做的更薄,这也是Y9000K今年能瘦身到20mm以下的重要原因。轻薄队+2分,散热队+2分。
Adobe RGB
屏幕
如果说Y9000K散热的大幅进化是拯救者的常规优势项的延续,那么屏幕参数的大幅提升可能是大部分人都意想不到的了。144Hz、5ms响应时间、100% AdobeRGB广色域、500nits亮度、HDR400、Nvidia G-Sync、X-Rite色彩管理、杜比视界、DC调光等一连串的参数可能会看的你眼花缭乱。
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块屏是一个全能选手就可以。
同时,广色域的屏幕如果没有色彩管理是无法胜任专业的设计用途的,所以X-Rite的色彩管理在这种高规格的屏幕中会更加重要。Y9000K目前可以支持4种不同色彩空间的切换,不同色彩空间适用于何种场景,相信有这种专业需求的用户已经非常熟悉,在X-Rite的色彩管理软件里也会有说明(见下图)。如果你说我的日常使用场景就是sRGB色域,那好,来切我啊!
轻薄队+2分
直连模式续航
直连模式续航
鲁大师显卡直连模式跑分
外部展示结束,我们来到机身内部
以散热优秀的Y7000P 2020的2060显卡为标杆,它的后端厚度是25.5mm,整机设计的最大散热功耗为45W+100W=145W
GPU温度稳定在72℃,功耗108W,频率1755MHz左右;
3DMark FireStrike
3DMark FireStrike
CPU温度稳定在83℃,功耗40W,频率2.7~2.8GHz;
摄像头上方的额头也刻有入壳三分的LEGION的LOGO,看得出刻字的人功力还是很深厚的
不过别怕,到底能不能起飞,要看接下来的发动机测试了。
CINEBENCH R20
我们来看看刚刚被扔到一边的底壳上还有什么有用的小玩意么。
DCI-P3
散热,全都是散热
四出风口以及大面积的进风网已经拯救者的常规操作,我们略过。续航
以下为PCMARK10在混合模式和直连模式下的不同续航成绩在机身更加轻薄的同时,散热性能相对于上代机型有了大幅提升,且表面温度控制的更低,但在极限状态的噪音则会高于上代。
硬件配置
下表为本次测试的样机配置打开背盖,可以直接看到Y9000K 2020的散热模组,似曾相识的规整布局,但总觉得少了什么。。。原来找了半天居然只有两根热管!并且细的可怜!莫慌,既然热管来到了辅助位,那么一定是有什么比热管更强的材料来代替主位,也就是下面这黑压压的一整片。
双烤截图
相比热管,均热板的优势是让热量传导过程从线变成了面。
热成像如下图,C面相对温度较高的区域位于键盘中部
在这个基础上,Y9000K 2020薄了5.6mm,实际散热能力却提高了5W,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我们从外到内细细分析。
双烤测试
测试项:AIDA64(FPU)+Furmark(1920*1080 8*MSAA)双烤测试一小时
硬件配置
直接说数字可能没有概念,但不难理解的是,笔记本内部空间越小,面临的散热压力会更大,要保证优秀的散热性能也就要花费更多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散热优秀的轻薄游戏本大都很贵的原因。
热成像如下图,C面相对温度较高的区域位于键盘右侧,高温点在K键与I键的缝隙处。
如果是其它的游戏本,外观展示应该到此结束了,但各种灯效加持的Y9000K 2020必须要一个夜场加时。
Y9000K 2020均热板拆解
键盘关闭背光
鲁大师
刚刚提到的跑分软件对于混合模式的优化,在鲁大师上体现的是最明显的,混合模式下直接会多一项IGPU异构分的加成,甚至单独的显卡性能也比直连模式高不少。只有单独的CPU部分也能体现出来核显分走一部分CPU功耗后带来的性能下降。产生这些偏差的具体原因仍需后续再验证。单烤测试
测试项:AIDA64(FPU)单烤测试一小时表面温度队+1.5分
键盘开启背光
打开屏幕来到C面,一切正常,除了电源键两侧密密麻麻的开孔。乍一看会认为,这一定是什么牛逼的扬声器系统了,其实,它是排进风孔。散热队+0.5分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看到我在每个环节都打了分,这是以去年的Y9000K为基准来评估的优劣势。
键盘
更合理的布局,以及更优秀的手感,可是没有灯的话这又算什么?散热性能测试
机身体积变小了,理论上散热压力会更大,实际表现如何,会不会缩水,我们先拉出来烤烤看除去Y9000K 2020的导热模组,风扇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导热再快,最终还是要靠大风吹的。决定风到底够不够大的自然是风扇设计,其中主要因素又分为风扇体积,风扇转速,以及扇叶的设计。
如果不打开iCUE,键盘会有预置的几种灯效,可以使用Fn+空格切换
D面俯视
双烤热成像
单烤
体积和扇叶设计有了,还差个转速,全方位的提升自然不会落下这点,Y9000K 2020今年全系换上了12V的高压风扇,来让野兽模式下可以达到更高的转速。相对的,转速的提升也会带来更高的噪音值,所以这个参数往往不是看见的,而是听到的,当你在刷入的BIOS重启时就可以体验到12V风扇满速运转的起飞感,但为了平衡综合使用体验,Y9000K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出现这么高的转速。散热队+2分,噪音队-1分。
可以看到,20款的Y9000K的设定散热总上限为40W+110W=150W。
接口指示灯
外观
20款的Y9000K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机身体积,从19款的17寸瘦身到了15寸,机身厚度也减薄到了19.9mm,重量减至2.25Kg,进入主流游戏本尺寸的同时,也成功跻身“轻”薄游戏本行列。
One More Thing...
有多少游戏玩家长时间用游戏本键盘玩游戏,到现在仍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RGB能提升300%的性能这个是毋庸置疑,打开灯之后,无形中又觉得这个键盘又好用了不少。
我们把模组单独拿出来看反面就一目了然了,2020款的Y9000K实际上使用的是均热板的散热方案,也就是我们最近经常在游戏手机上听到的VC液冷散热,只是PC圈的称呼一直比较“接地气”。
100% sRGB vs 100% AdobeRGB
测试条件:平放/显卡直连模式/开启野兽模式/
144Hz、G-Sync这两个参数在游戏本上的优势已经不需要过多介绍,而5ms响应时间后续也可以通过电脑管家超频至3ms。
显卡直连模式跑分
表面能看到的好像都说完了,但其实轻薄游戏本要搭载高端显卡,支持更高的热功耗会面临的瓶颈并不止这些。核心温度被散走之后,热量要彻底的排出机身才算完,并且绝对不能在键盘位置滞留太久,否则我要这滚烫RGB键盘有何用?
前面拆机图直接看到黑色部分主要是加固用,起最大作用是压在下面的一层薄薄结构。下图即为均热板被层层拆解后的样子,好奇心强的同学看这个图就可以了,不要轻举妄动,如果你拆到这个地步,那只能去售后换模组了,还挺贵的。
散热队+5分
摄像头
关灯后,可以清楚的看到,Y9000K除了RGB键盘,在底盘上又增加了氛围灯,明明还什么都没做,却已经像是要准备起飞。
结语
这台半量产机的评测就到这里,研究过20款的Y9000K的用户看完评测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会叫一款旗舰为“水桶机”。
LOGO&出风口
D壳内部俯视图
背面除了脚垫,一马平川
双烤测试环境
研发阶段的散热模组背面
下面的测试项中会有关于极限噪音的测试,如果你对分贝的数值没有概念,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自己先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测试环境如下图,测试完成时环境温度为24.7℃,人位噪音52.1dB
还有一个人性化的小功能,只要键盘灯打开,当你在按下Fn键的时候,所有功能键和组合键都会单独亮起,以方便你定位
理论性能测试
Y9000K 2020仍然延续了去年的硬件显示切换功能,以下测试均是在显卡直连/野兽模式/关闭G-Sync的状态下测得。不同显卡的各项跑分的成绩对比,可以在关注后续的专项性能测试。
19款20款尺寸对比
其实在旗舰档位,各家往往都会不计成本的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来定义产品,有些是真的有用,有些可能是为了争一个第一的噱头。但一台真正的旗舰笔记本需要抬升的参数太多了,只冲一项的满分甚至附加分,并不能把综合体验提到高分段。所以Y9000K 2020这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位水桶机便应运而生,每根木板拆开来看似乎没那么唬人,但要真把它们围成一个高桶就没那么容易了。
sRGB
所以,这只RGB键盘也没有逃过被打孔的宿命,下图里密布的小圆点,便是键帽下面开的小孔,都是为了保证在高负载时也能舒适的使用。再结合前面的热成像,就可以看到键盘开孔带来的实际效果。表面温度队+1分。
Y9000K风扇渲染图
D面拆机图
右侧
开机后背部的接口指示灯亮起,方便外接设备时的定位
测试结果:
键盘开孔
测试环境如下图,测试完成时环境温度为25℃,人位噪音51.8dB
CPU温度稳定在92℃,功耗85W,频率3.7GHz;
测试结果:
CINEBENCEH R15
底壳上方盖有一层铜箔,可以帮鳍片分担一部分散热压力。
D壳内部彩蛋
游戏
时间有限,简单的测测几款自带跑分的游戏
混合模式跑分
20款的Y9000K依旧采用了和海盗船定制的单键单灯的RGB键盘,由iCUE来控制各种灯效,当然也包括氛围灯,后侧出风口,Y Logo这几部分的控制权限。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不同模式下单核性能基本不受影响,而均衡模式的CPU甚至没有差野兽模式多少,所以对于日常办公使用,安静和均衡都是不错的选择。
D壳石墨散热贴
混合模式续航
混合模式续航依旧是全金属的机身,依旧是低调的外观,俯视下去,很难让人觉得这是台游戏本
单烤截图
综合下来是这样
键盘
可以看到,虽然搭载了80Wh的大电池,但也有高亮的电竞屏,以及8核的i7这样的电老虎存在,所以续航的长短受你的使用状态影响非常大,如果想要带出去移动办公使用,就要注意切换至混合模式并适当调整屏幕亮度。
测试条件:平放/显卡直连模式/开启野兽模式/
下方还有三块巨大的石墨片,两侧的石墨片上也贴着导热贴,这些则是辅助SSD,和模组整体的热量导出。表面温度队+0.5分
侧面看,不管是相较Y7000系列,还是上一代的Y9000K,都薄了不少,与此同时还要维持大面积的出风口,看起来真就是除了风口就是接口。
Rec.709
3DMark TimeSpy
3DMark TimeSpy显卡直连对游戏帧数的提升今年已无需再介绍,但是因为各类跑分软件对双显卡混合模式会有一定的优化,所以在各类图形跑分中其实并不占优。如果你想跑出更好看的总分,可以尝试切换回混合模式。
噪音队-1分
从前面的拆机图也能看到,Y9000K 2020这两颗巨大的风扇几乎贴到了机身边缘,外径到了87mm*88mm,风扇的叶片密度也达到了73片。作为对比,上一代17寸的机身使用的风扇外径是85mm*85mm,扇叶为66片。
翻到背面再仔细看看,机身的背面还有四条细长的开孔,乍看像是什么非功能性的装饰,但实际这四个开孔也承载了一定的出风作用。散热队+0.5分
D壳导热铜箔
100% AdobeRGB广色域的屏幕,看上去是为设计师准备,但实际广色域与高色域是你在日常使用中能直接感知到的差异,鲜艳的色彩往往是看过之后就回不去的,下图是Y9000K和它外接的4K/100%SRGB的显示器的实拍对比。
CINEBENCEH R15/R20
i7-10875H作为Intel的第一颗8核心16线程的移动标压i7处理器,在CineBench R15/R20这些有多少核吃多少核的跑分测试中,也终于追了上来,并且还保留有单核心高频率的优势,毕竟这颗处理器在几个月前头上戴着的还是i9的皇冠。
左侧
游戏测试
键盘&灯带
至此,散热部分的解析告一段落。
C进风孔
i7/2060虽然是Y9000K的入门配置,但对于3A游戏已经不能算入门卡,高画质下流畅运行3A游戏是完全没有压力,但如果想玩到100多帧的高画质3A,建议看看上面几张大甜点。
瓤聊完了,还没完,还有皮。
中间还有一个印刷,写着“WELCOME TO THE INSIDE OF LEGION”,别误会,它不负责什么,只是结构工程师加的彩蛋。
所以对于Y9000K 2020在散热方面我会得出下面的评价:
剩下的500nits的亮度和HDR400也是相辅相成,高动态范围画面的清晰显示离不了他们两个,而屏幕亮度就是体验HDR游戏,HDR电影的门票。其实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圈,各种高亮度的HDR屏幕早已经普及多年,可能现在在家里最暗的屏幕就是陪伴你多年的笔记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