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我市推进企业改革攻坚
2020-06-03 09:31:39

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转型升级

6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走进新闻发布厅,权威发布我市“推进企业改革攻坚”重点工作情况。

新升规企业最高可获省10万元奖励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 4月1日下发了《关于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的通知》,要求在全市“小升规”企业培育指导名录基础上,对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纳入培育库进行“小升规”指导培育。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建立对接机制,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逐一对接,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对经培育达到进库纳统条件的企业,积极对接统计部门纳入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对接“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的融资需求,优先落实无还本续贷、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信用担保贷款等融资支持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贷款获得率。加强政策引导,对新升规企业,帮助申请省最高一次性10万元奖励;将升规3年内的企业作为中小微企业重点培育对象,符合条件的推荐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瞪羚企业”。

五举措推进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

为稳妥有序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我市出台了《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明确了关键措施。

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主要包括五项举措。一是根据市属国有企业不同功能定位,合理设置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权比例。对现有一级企业,原则上保持国有全资;对现有二级及以下权属企业中,涉及重要基础设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保持国有全资或控股;其它市属国有企业,根据业务特点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据发展状况和市场规则有序进退,合理流动。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协调运转、制衡有效的运行机制。三是依法保障中小股东权利。各股东经充分协商,可在公司章程中约定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事项、决议程序和决议通过的比例,可就公司章程修改、董事提名等重大事项约定中小股东的特别表决权。四是规范审计评估程序,实行公开交易。五是建立容错机制。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推行“一业一证”改革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一业一证”改革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来抓,我市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这项改革。“一业一证”改革是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件,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改革目标是要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改革,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实现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证准营、一档并归“五个一”综合服务。改革中,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简的原则,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解决企业申请需要多部门审批发证、多次申请、审批涉及链条长、互为前后置证件等问题,使企业在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度缩短了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目前,我市首批实施的“一业一证”改革事项分别为“超市(便利店)、烘焙店(面包店)、现制现售小商铺、餐饮(饭店)、旅馆(宾馆)、健身馆、游艺娱乐场所、书店、母婴用品店、药店、食品生产厂、网吧、美发店、电影院、医疗器械经营门店”。共整合行政许可事项13项。从15个行业业务梳理情况看,平均每个行业可实现审批时限压减90%,申请材料压减80%,填表要素压减70%。

我市出具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在全省范围内通用,申请人只需悬挂行业综合许可证,即可符合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同时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也将行业综合许可证所包含的全部单项证件一一打印,扫描后制作二维码打印在行业综合许可证中。有需要的省外单位可以扫描二维码查看单项许可证书原件。

提前完成小微企业“双升”任务目标

为全面推进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促进我市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个转企”重点任务目标,发挥职能,完善机制,专门印发了《德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个转企”工作的通知》,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和推进工作措施,强势推进“个转企”工作。

截至5月29日,市市场监管局累计完成“个转企”6118家,其中“新转制”小微企业3438家,提前完成山东省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引导支持5034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目标任务的121.53%。其中1510家新转公司制小微企业完成目标任务的230.66%。

发挥商会作用,培养新生代企业家

我市新生代企业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接班人和自主创业人才两大群体组成。为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市工商联组织成立了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在全市范围内,吸纳工商联会员企业家推荐的企业接班人和新发现的优秀新生代企业家作为会员,目前,已发展了210余名会员。

市工商联指导商会发挥培养新生代企业家的主阵地作用,把商会建成了创业摇篮、互动沙龙、成长学堂、参政通道和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商会每年组织会员深入会员企业学习考察,相互学习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部分商会会员联合创办了创梦空间,创梦空间于2017年5月19日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目前,已入驻企业150多家,年营业额5亿多元,纳税1000多万元。

记者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