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生态涵养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概况
2020-01-18 17:32:37

平谷区作为五个生态涵养区之一,紧扣“三区一口岸”即“首都东部重点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特色休闲及绿色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的功能定位,坚持生态立区,推动绿色发展,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中向好。

一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平蓟三协同共建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得到全面落实,6大类43项指标中37项已完成或达到时序要求,三省市五地指标整体达标率在90%以上。联合开展交通执法、盗采执法,推进森林火灾联防联治,生态保护区域协作机制不断强化。深入开展“一微克”攻坚行动,截至12月22日,全区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严格落实河长制,5个国考和市考断面水质持续达标。花峪水库、鱼子山水库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我区获得该称号河湖累计达6个,居全市首位。打好净土保卫战,改良土壤2.1万亩。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累计粗粉果树枝条等农林废弃物7.8万吨,沤制有机肥5.2万吨。高标准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新增栽植面积2.1万亩,完成市级任务的151%。

二是绿色发展步伐加快。以农科创、全域特色休闲旅游、绿色智慧物流、无人机产业为抓手,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成功举办平谷国际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实施“金三角”合作模式,深化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大等1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首农食品集团、中信农业等20余家涉农高新企业的合作,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成立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初步完成奶牛中心、5s超级猪场项目选址。赵春江院士、Ton院士工作站落地并运营。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领衔入驻的7个科技小院挂牌运行。实施“三策五包一奖”,完成一批农业设施大棚和农用看护房的提标改造。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全域特色休闲旅游加快发展。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世界休闲大会筹备进展顺利,主会场项目主体完工,分会场项目有序推进。建设乡创示范小镇,举办第二届乡创文旅大赛、第四届生态田园乡旅文创论坛等活动,推进丫髻小院等高端民宿建设。绿色物流枢纽加快建设。结合“公转铁”改革试点,与北京铁路局签约成立了北京京平国际陆港运营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京平物流枢纽建设规划方案。京平物流枢纽被确定为国家级一级物流基地、北京市公铁融合的一级物流设施和2020年国家五部委加快推进建设的铁路专用线。无人机小镇建设进展顺利。《平谷区无人机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无人机小镇规划方案》编制完成,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民航局等顺利对接,中宇航通无人机制造基地、融鼎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鹰航空总部基地等项目落地。结对协作扎实开展。深化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沟通交流,探索建立产业园区共建机制,1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拨付到位,举办联合招聘会2场,共享发布招聘会57场,吸纳我区479人就业,双方合作空间和内容进一步拓展。举办产业发展推介大会,推出5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京东集团、京铁物流等企业。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深化区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送好“服务包”。大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大桃”工程深入推动,互联网销售大桃3500万斤,促进农民增收1.23亿元。建立“平谷国桃”标准,通过农交会、大桃嘉年华强化平谷大桃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