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纳指暴涨40%,沙特扩大减产,原油至暗时刻结束了? 来源:金投网
太魔幻!纳指已暴涨40%
一觉醒来,纳斯达克指数再创3月以来的反弹新高,离历史高位仅一步之遥。
美东时间5月11日周一,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低开,道指更是低开超200点。原本以为又是暴跌的一夜,没想到在科技股的带动下,美股低开高走,但收盘涨跌不一。
截止今早收盘,道指收跌0.45%,纳指收涨0.78%,标普500指数微涨0.01%。其中纳指录得6连涨,创年内最长连涨记录。
纳指不仅全面收复3月9日第一次熔断以来的失地。与本轮反弹起始点相比,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纳指涨幅已超38%。
虽然,自3月底以来,美股持续反弹,但这种态势能否延续,华尔街分析师心中大多是没底的。
投资者对市场上涨给出的原因完全相同
投资者一致认为,目前驱动美股上涨的因素有三个:感染人数的增长放缓;美联储一系列的政策行动;美国的财政刺激。
投资者们还预期,美国将推出第四轮财政刺激政策。
对股市涨势存疑
投资者并不看好股市上涨的动能可以持续下去。
目前市场集中度为近期历史的新高,在标普500市值中,五家最大公司就占据了21%。
尽管标普500指数较2月19日的历史高点只下跌了13%,成分股跌幅中位数则达到23%。指数年内跌了9%,Facebook则涨了3%,苹果涨了6%,亚马逊涨了29%,微软涨了17%,谷歌也涨了3%。
高盛分析师科斯汀(David Kostin)也表示:“在过去六周内,三大指数均飙升逾20%,投资者从熊市底部的绝望情绪转向对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不过我们认为隐患依旧存在,尤其是未来一年内银行的坏账损失可能激增至1000亿美元。”高盛认为在缺乏回购、削减派息等因素的作用下,投资者情绪很快会恶化,预测标普500指数三个月内将跌去两成,至2400点位置,不过年底将会反弹至3000点。
看空的六大原因
对于接下来美股的情况,Kostin表示,他对中期表现持乐观态度,维持年底标普500指数3000点这一目标位。不过这较标普500指数周五收盘水平仅高出2%。
对于美股短期表现,Kostin就比较悲观了,他预计标普500指数存在18%的下行空间,8月前可能会跌到3个月目标位2400点。
Kostin称,美股接下来如果回调,可能不会因为单一因素,而是因为投资者普遍持有的一系列担忧,以及市场依然存在的一系列风险。这包括六大方面:
1、纽约之外感染率依然在上升。尽管纽约疫情曲线已经平坦,美国其他地区感染数依然在快速增长。
随着各州逐渐放松疫情防控,感染人数可能会加速。
2、经济将重启过程需要时间。正如IDEX公司在电话会中所说:“我不会激进的认为一切都会在秋季好转,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很疯狂的。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如果幸运,(疫情)会随着天气或者其他因素而消失,或者疫苗出现的比我们预期的要早,或者有了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这当然会是好消息,但是我不认为人们会寄希望于此,我也当然不会带着这种期待去管理公司。”
3、一季度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高达460亿美元,而2019年全年才490亿美元。所有银行都根据9.5-10%的失业率做出了拨备预计,但是失业率已经飙升至14.5%,高盛预期在接下来四个季度坏账拨备将达到1150亿美元。
银行以及其他公司已经取消了股票回购计划,近期高盛预期2020年股票回购将下滑50%。而在过去十年,回购是美股唯一的净需求来源。
4、分红也危险了。为了维持流动性,今年以来已有40家公司暂停或者减少了分红。高盛预计今年分红规模将减少23%,公司扩张计划会冻结,资本支出将减少27%。
5、美国政治因素。现在距离美国大选还有六个月时间,如果在三季度初之前美国经济能逐步恢复正常,投资者聚焦点就会转移到大选上。
2017年美国税改将公司税率从26%降低到18%,但是接下来的选举结果(如果拜登胜选)很可能导致这一税率重新上调回去。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2021年标普500的EPS还要减少19美元,对应着市盈率15%的降幅。
6、国际政治因素。这贯穿了2019年大部分时间,在今年投资者依然需要关注这一因素。
美、布两油夜间暴力拉升后下跌!
WTI原油开盘不久后跌破26美元,日间维持在25-26美元之间震荡,晚间沙特称将在6月额外减产100万桶/日,油价大幅提振,至日内高点26.69美元,美盘开盘后未能维持涨势转跌,跌至日内低点24.78美元后回升,最终收跌2.69%,报25.4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收跌2.27%,报30.14美元/桶。
周一晚间,市场消息称,沙特将在6月额外减产100万桶/日,届时沙特6月产量将为749.2万桶/日,相比之下,最近达成的OPEC减产协议下的官方目标为850万桶/日。沙特告知沙特阿美,如果可能的话将削减5月原油产量。如果沙特兑现自愿单方面减产100万桶/日的承诺,则该国的原油产量将下降至18年以来(自2002年年中)的最低水平。
当晚,继沙特之后,又有两大产油国表示愿意额外减产。据科威特新闻社(KUNA)报道,科威特将在OPEC+协议承诺下额外减产8万桶/日。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表示,阿联酋将在6月自愿额外减产10万桶/日。
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此次的自愿减产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不少人认为800万桶/日的产量为不可跨越的红线,沙特迈出这一步说明该国迫切感受到稳定原油市场的需要。当天早些时候,沙特还宣布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包括大幅提高增值税、取消公务员津贴等。
可是沙特这么做,真的是自愿吗?
今年4月中旬,OPEC+达成“史上最大”减产协议后,沙特在石油减产上的态度逐渐清晰。为让沙特让步,特朗普政府这次态度强硬。
5月7日,美国官员称,美国正从沙特撤出“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并考虑减少在沙特的其他军事能力。这一行动被解读为对沙特的“敲打”,要求其减产石油,提振国际油价。
更为直接的是,4月2日,特朗普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以下简称MBS)通话时,他曾威胁称,如若沙特不减少石油产量,美国将从沙特撤军。
被特朗普震惊到的MBS要求助手们离开房间。有媒体对此形容到,铁血王储MBS被欺负至屈服时,没有“朝臣”在场。特朗普曾公开表示,没有美军,萨勒曼国王执政不会超过两周时间。
说到底还是石油战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沙特此番动作是受特朗普的威逼利诱。
至暗时刻过了吗?
沙特赢没赢,一切还没到落定的时候,毕竟油价仍在低谷徘徊。为了让油价恢复正常,马不停蹄地减产,是现在全球各产油国的主要诉求。OPEC+4月中旬达成的减产协议已经从1日开始正式执行,根据这份协议,各方将在为期两个月的首轮减产期日均减产970万桶。8日,奥地利JBC能源表示,全球原油生产自4月初以来一直在下降,降幅约为日均1000万桶。
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好转,各国的“解封”之心也蠢蠢欲动。在欧洲,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部分地区,在5月初就开始放松了防疫措施,部分商业恢复营业;而在美国,目前有近40个州已经或即将放宽防疫限制,开始重启经济和生产活动。“需求回来了,油价涨得很好,”在5日的推文中特朗普表示。
减产、重启、复苏,这些词汇叠加到一起,似乎让市场看到了“至暗时刻”已过的曙光。国际油价在经历了前期恐慌的暴跌之后,随着美国等国推动复工复产,企业开始复苏,需求可能会回升,主要是边际出现改善,另一方面,从产量来看,沙特和俄罗斯等国的减产计划也是从5月开始实施。所以整体来看,现阶段是反弹为主,但要恢复到之前40美元以上还要很长的时间,估计近期还是会在20-30美元之间。
对于现在整个油市的情况,不能肯定说现在就恢复了,因为交割日也快到了,如果没有充足储备的话,虽然不至于像上次那么惨,但还是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实际上,对于油企而言,最糟糕的时候还没到,因为低油价持续的时间越长,油企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多,负油价的本质,是生产出来的原油没地方放。现在可能要生产停一些下来,就会出现好转,但实际的减产幅度够不够,美国等主要消费国的石油需求恢复的情况如何都不好说,所以并不能确定整个市场已经恢复了。
摩根士丹利则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年底前稳步升至35美元/桶,原油市场预计不会立即出现反弹,但“供需最不匹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