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全市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2万人,免费培训6367人,扶持创业331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52%、132%和172%;全市累计建成就业扶贫基地72家,社区工厂75家,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近2298人;通过开发就业扶贫 三岗 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岗就业8756人,就业扶贫交出亮丽 答卷 。
记者崔晓怡增加就业是最有效的脱贫方式配合易地搬迁安置点就业帮扶工作,积极提供劳务信息,多频次组织招聘会,组织一些管理规范、条件好、待遇高的企业走近群众,实现了企业招聘从 大而全 向 小而精 转变、从城区向乡镇街道延伸。
其中,苏陕扶贫协作培训贫困劳动力328人,实现就业180人。
同时,紧抓苏陕协作机遇,积极与对口区县、有关部门及企业协商,签订稳定劳务输出协议,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为贫困群众不断扩宽就业渠道。
2019年,全市共组织168期5821名贫困劳动力参加各类免费技能培训,2598人培训后实现就业。
聚焦上级巡视发现问题,扎实整改落实, 零就业 家庭清零工作取得新突破。
按照贫困群众意愿,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各级人社部门主动对接企业,推送用工信息,组织开展月嫂、家政服务、安保、电焊等免费就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对愿意就地就近就业的,采取 集中+分散 和 田间+夜间 等方式,就农村实用技能、种养殖和微创业等实用技能进行培训,帮助大家找到工作的 敲门石 。
引导帮助贫困户以 技 立身,全面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市坚持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工作理念,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为目标,突出一个 技 字,持续推进政策落实,完善提升就业服务,就业扶贫迸发新力量。
为让群众拥有更多就业机会,我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探索市场化手段承接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转移事项,做活劳务交流工作,将本地劳动力不断输出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