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现天坑群
2019-11-18 09:52:56

11月15日,广西南宁,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在百色那坡县发现大型天坑群。

该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是我国境内继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陕西汉中天坑群之后,新发现的又一世界级天坑群,系目前北回归线以南发现的最大天坑群,据调查,那坡天坑群大部分天坑容积在百万立方米以上,原始景观保存完好,人为活动痕迹较少,天坑与地下河及其洞穴系统相连。

那坡天坑群形成于定业地下河流域内,地下河汇水面积486平方公里,地下河总长60公里,落差292米。

此次发现对完善天坑演化理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广西发现天坑群(1 广西发现天坑群(2 广西发现天坑群(3 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

2001年之前一直将其作为喀斯特漏斗的特例,2001年我国学者正式提议将这种喀斯特地貌命名为“天坑”。

天坑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规模最大的个体形态,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在喀斯特及其相关科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

天坑的形成与喀斯特水文地质过程及含水层的演化有着特别密切的相互联系,天坑形成机制及其分布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含水层性质及演化过程认识的巨大飞跃。